冰雕,俗稱冰燈,原是我國北方的民間藝術。
▽冰雕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相傳明朝末年,我國北方就有了冰燈。清康熙年間出現了吟冰燈的詩作。有關黑龍江省冰燈的記載,始見于《黑龍江外記》。據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車聲徹夜不絕。
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這是一百多年前齊齊哈爾城元宵之夜的冰燈盛況。哈爾濱市的冰雕藝術活動始于1963年。這一年的2月7日在兆麟公園舉辦了第一屆冰燈游園會,至今已舉辦了十一屆。
每當隆冬季節夜幕降臨后,哈爾濱兆麟公園的冰燈游園會云集著海內外多少游客。在這里可以觀賞到題材廣泛、手法各異的雕刻佳作。有樓臺亭榭、銀橋古剎,在彩燈映照下,更顯得晶瑩璀璨,玲瓏剔透。
更叫人驚嘆的是那名目繁多的雕塑小品,從古今中外的人物到飛禽走獸,無不栩栩如生,維妙維肖英國尼莉旅游公司總裁瑪莉尼莉觀看后說:這是一門不可想象的藝術,太漂亮、太神奇了。
荷中友協主席馬丁卡普拉爾盛贊哈爾濱的冰雕“具有典型的東方藝術的典雅風格”。冰燈游園會的規模和藝術水平,一年勝似一年。
▽冰雕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冰雕彩藝惹人看,玲瓏剔透生輝。人間翹首百花期,滿懷心事,猶自望春歸”。(錄陳雷:《臨江仙》)在雕刻藝術園地里,人們常見的是玉雕、牙雕、木雕、石雕。而鮮為人知的既古老又年輕的冰雕猶如一枝奇葩盛開在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