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又名團魚。其實它并不是魚,而是鱉。因為它生活在水中,狀似烏龜,背有硬殼保護,故名甲魚。甲魚沒有腮靠肺,是江河湖泊中的食肉性爬行動物。地處大別山北麓之淮河呼吸,兩岸的信陽地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河流縱橫,溝、塘庫、堰星羅棋布,適宜甲魚生長繁殖。
因此,甲魚成為這里的一項特產(chǎn)。近年來,不少集體和個人辦起了甲魚養(yǎng)殖場,使甲魚的產(chǎn)量迅速增長。
▽信陽甲魚地域特點(產(chǎn)品特色)
甲魚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可紅燒,可清燉,經(jīng)過烹飪,肉嫩味鮮。甲魚周圍的軟邊叫“鱉裙”,滋味更佳,是甲魚的精華所在。甲魚不僅是餐中佳肴,而且是中外馳名的滋補食品。
甲魚的殼、卵、膽、脂、血是我國傳統(tǒng)的藥材。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甲殼,氣味咸、平,具有療溫瘧,除骨熱,去血氣,補陰補氣之功效;肉,氣味甘、平,主治傷中益氣,補虛,補陰,治久痢虛主治脫肛,口眼喁僻;卵,主治勞;脂,能治除日拔白發(fā);血,小兒下痢。
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甲殼含有動物膠、角蛋白、磷質(zhì)和維生素D,有解虛熱,通血脈的作用。春季菜花黃的時候,是甲魚性腺最發(fā)達(dá)的時候這時的甲魚,不僅最為肥美,而且滋補價值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