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最北部的圍場縣,不但盛產土豆,而且是全國種薯的主要繁育基地之一。
▽圍場土豆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土豆約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由我國東北和山東傳入圍場傳入圍場后,由于氣候、土壤等各種條件都適合它的生長要求,便很快扎下了根,并得到了迅速發展。據文字記載,到本世紀二十年代,已有較大面積的種植。
▽圍場土豆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圍場縣處塞外寒冷,地帶,年無霜期只有80~120天,大陸性氣候,素有“早穿皮襖午披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傳聞,溫差較大。這些特點正適合土豆的生長。
因此,該縣每年的土豆面積廣、產量高、個頭大、質量好,成為全縣糧食作物的骨干之一。所產土豆在省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為“圍場一寶,不僅銷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而且還以“河北土豆”直接銷往香港地區及東南亞國家。
土豆是人體所需營養成分比較全面的食品。它的最大特點是含有豐富的淀粉。每公斤鮮土豆含淀粉240克,含維生素C160毫克,含蛋白質12.4克(這種蛋白質屬于完全蛋白質,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
土豆中還含有少量的脂肪以及鈣、磷、鐵和維生素B1、B2、B3,并含有一定的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養土豆性平,具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等功能,適用于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治療慢性胃疼、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癥。土豆還可以加工制作成各種食品。
如用其淀粉可做成粉皮、粉條,粉絲、涼粉、味精,以及象糕點、葡萄糖、糖、醬色等:在發酵方面,可制白酒、酒精;在有機制作方面,可制丙酮丁醇乳酸,檸檬酸、葡萄糖酸等:在工業方面,可用于紡織、印染棉花復制品、鑄鐵、電工、醫藥、橡膠、造紙、粘合劑、日用漿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