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地處浙江省甬臺溫沿海中部,陸海聯動的經濟發展。東瀕東海,南連溫州,北連紹興、寧波,西連麗水、金華。那么臺州特產有哪些?臺州有什么特產?下面為你介紹下臺州特產。
臺州特產主要有:
1、魚皮餛飩
主要原料:鮸魚、鮮肉末配料:小蔥、淀粉菜肴典故:魚皮餛飩集敲魚面等玉環特色,特點是用木棍手打而成。據傳木棍打擊是戚繼光抗倭時期,沿海居民相互傳遞信息的方法,后人沿用至今。再者用手打而成的魚類與淀粉混合制品味鮮,能飽腹,又能潤腸養顏,故形成一大地方特色。菜肴特點:玉環特色,形似花朵,魚肉皮透明光滑,味鮮爽口。
2、山野菜
多采自深山老林,是真正的無污染綠色食品,主要品種有野生苦菜、野生蕨菜、香椿芽、馬蘭頭等。野生苦菜的主要功效是清涼解毒,《本草綱目》記載:“能破百年凝血,化膿為水,解煩渴毒氣。”天臺山的野菜產自高山環境中,純天然無污染,特別適合于肥胖者及肝膽功能不全者食用,是藥食兼用的保健食品。
3、清燉跳魚
主要原料:跳魚配料:紅曲、玉竹、黨參、枸杞子菜肴典故:跳魚別名彈糊,灘涂特有產品,其中玉環黑色跳魚,魚身有黃褐色為佳品。此品成因盛產于玉環地區。菜肴特點:香醇味厚,跳魚肉嫩鮮,有滋潤養顏之功效。
4、高橙
高橙系溫嶺特有品種,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系柚與橙的自然雜交,果實甜中帶酸,味稍苦。經科研機構檢測,溫嶺高橙含有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和氨基酸、檸檬苦素等,具有清熱降火、健脾益胃、生津活脈、醒酒減肥和抗癌功效,是一種優良的保健食品。“明圣”牌高橙在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名牌產品獎,被中國流通協會評為“中華名果”,溫嶺市被命名為“中國高橙之鄉”。
5、天臺香魚
《辭!份d。"香色,日本稱"鲇"。魚綱,香魚料。體側扁,長約20厘米,色青黃,鰓蓋后方具一卵形橙色斑紋。吻端下彎,牙寬,截形,有缺刻。有脂鰭。鱗細小。秋季溯河產卵,卵呈粘性。雌于產卵后大部分死去。天臺香魚主要產于蒼山東麓的泳溪之中,離東海僅四十余里。香魚于秋季在泳溪深潭中產卵,此后,溪水逐漸寒冷,仔魚游至下游,冬去春來、溪水回暖,小香魚又溯流而上,在泳溪長大,
6、豆腐皮
天臺山特產,營養價值較高,是豆制品中的精華。中醫理論認為,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在天臺民間生產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逐步形成了許多專業生產豆腐皮的專業村,年產量近千噸。該產品的主要特點是營養價值高且食用方便。優質豆腐皮的標準是:外觀呈淡黃色半透明狀,質薄,手感柔韌,落水不糊,入口細膩,有香味。
7、新河鯔魚
以當地咸淡水交匯處所產鯔魚為原料,加火腿、香菇、筍片和蔥、姜、蒜等入鍋清燉,保持其原汗原味,肉質豐腴,細嫩鮮美,湯汗清淡,十分可口。
8、潘郎鱔面
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煮熟切絲,然后猛火燒熱色拉油,以蔥、姜、蒜爆炒鱔絲,加干豆面及各色佐料翻炒,加水燒湯,油潤清香,可與杭州的“蝦爆鱔面”媲美。
9、草雞
溫嶺草雞體態勻稱,外觀漂亮,波薄肉嫩,肌肉中富含蛋氨酸、賴氨酸、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口味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綠牧”牌,“花塢”牌草雞相繼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10、大溪蠣灰糕
取潔白干凈的花蛤殼、牡蠣殼等海產貝殼(亦可用干凈的小麥桿、早稻稈替代)燒化成灰,加水攪拌,再靜置澄清,取其清水與大米粉一起做成糕塊,切片炊熟,即成別有風味的特色點心,色淡黃,噴水清香,常食有降火之效。
11、長嶼黃魚
取一公斤以上新鮮野生黃魚,加多種佐料入鍋,以柴火長時間熟熬,出鍋后魚肉香嫩,湯汗濃稠,晶瑩透亮,入口鱒滑,齒頰貿香,令人回味無窮。長嶼黃魚已成為名聞遐邇的當地特色名菜,吸引著眾多慕句而來的食客。
12、果中珍品--楊梅
浙江楊梅,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堪稱世界“楊梅之都”。楊梅是浙江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最具特色優勢的果品,面積產量一直在全國居主導地位,現有面積近100萬畝,產量達25萬噸,現行四大良種東魁、荸薺種、丁岙梅和晚稻楊梅都出自浙江。
12、果中珍品--楊梅
浙江楊梅,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堪稱世界“楊梅之都”。楊梅是浙江在全國乃至世界上最具特色優勢的果品,面積產量一直在全國居主導地位,現有面積近100萬畝,產量達25萬噸,現行四大良種東魁、荸薺種、丁岙梅和晚稻楊梅都出自浙江。
13、仙居三黃雞
仙居雞是我國著名地方良種,有體型小、外貌“三黃”(羽毛、爪、喙)、適應性強、產蛋性能好、肉質鮮嫩等優良性狀。近年來,仙居雞開發總公司和浙江省仙居種雞場在保種選育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要,開發成功肉用仙居雞和仙黃牌仙居三黃雞成品雞系列產品,其中仙黃牌仙居三黃雞成品雞獲98浙江省名優農產品金獎
14、重陽糕
又稱糯米糖糕。為重陽節食品,取步步登高之意。糯米粉蒸熟后搗糊,壓制成方,吃時臨時分切。其內糖餡如溝,嵌以棗、栗,上撒橙肉、紅綠絲,質軟味甜。街頭叫賣者上插各色小紙旗,更添節日氣氛。
15、糟羹
以米粉或薯粉入湯,雜以多種佐料制作成羹,有咸、甜兩種,為元宵節食品。平時以薯粉制作者,稱“山粉糊”。
16、五味粥
天臺縣城鄉,春節早餐以吃五味粥為習。取紅棗、番薯、毛芋、赤豆、豆腐等五樣素品加米煮粥以食,以祈五福,系自寺院臘八煮五味粥供佛分齋演變而來。
17、蛋清羊尾
豆沙成圓,沾淀粉,外掛蛋清泡沫,油炸而成,外撒白糖。色澤金黃,外脆里嫩,甘香可口,為臨海市特有甜食,筵席常備。
18、豆面
以薯粉蒸后杠壓成絲曬干,青綠有光,滑潤可口。和作料湯煮,稱“豆面羹”。又可作小吃,稱“豆面碎”。天寒時加辣熱食最佳。
19、光餅
光餅扁圓形小麥餅,爐烘胖發,半脆半軟,可口而便保存。中有小孔可以串繩,便攜帶,俗稱“肚臍餅”。傳為明戚繼光抗倭時軍士所帶干糧,故又稱“光餅”。
20、糯米圓
糯米圓中裹肉餡或甜料,可煮可蒸。形小者為元宵湯圓。實心者煮熟后置豆黃粉(黃豆炒熟磨粉,拌以紅糖及少量芝麻)中滾擂而成者,稱擂圓,軟糯香甜,為冬至節日食品,故又稱“冬至圓”。與麥面加作料合炒者為“炒圓”。
21、苔菜餅
黃巖方言稱燒餅為“火燒”。黃巖城關燒餅鋪燒制的燒餅,餡足似月餅,餡外包裹著薄如紙的一層層松脆噴香的餅殼,表面撒有黑芝麻。剛出爐的苔菜燒餅尤為好吃。橙黃誘人的外表,餡泥為海苔菜、赤豆酥、白糖,咬一口,滿嘴松脆噴香。
22、水浸糕
舊歷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搗揉制作條狀年糕,浸水加明礬貯藏。以多為榮,往往來年二三月尚有貯藏。以糯米蒸熟搗制成塊狀或厚片狀者,稱“麻糍”,也有浸水久藏的。近年大多改家庭手工制作為作坊機械加工,城鎮居民大多改為隨時購食,不再水浸久貯
23、青團
清明前后,采野菜煮熟搗漿,和糯米粉作團,中裹餡料,底墊楮樹葉或新竹箬,籠蒸而成,別有清香,且能助消化,舊為寒食節食品。甜的為青餅。
24、麥餅筒
天臺稱“餃餅筒”,臨海稱“麥油子”,三門稱“麥焦”。以麥粉糊攤成薄餅皮,中裹多種葷素菜肴,卷成筒形,現卷現食,也可油煎。為臺州各地特有節日食品。
25、臺州手打面
臺州手打面入嘴滑爽、香韌,湯味鮮美可口,是當地有名的小吃。其制作工藝是將面粉放在案上,中間扒成凹形,注入涼水,和勻揉透。用面棍搟成面皮,撒上山粉,搟壓、攤開,再撒上生粉,再卷再搟,待搟成薄薄的面皮后,將面皮折疊切成面條。鍋中水旺火燒開后,下入面條,面條一熟立即撈上,盛入備有湯料澆頭(高湯、味精、鹽、油等佐料調制成)的大碗,根據各人口味喜好,放上大排或荷包蛋,即成一碗風味獨特的臺州手打面。
26、臨海麥蝦
一斤面粉、一只雞蛋、一匙菜油、一匙鹽,加適量水,放入大碗內調成面粉糊漿備用。旺火起油鍋,放入白蘿卜絲炒,再放入鹵牛肉絲、香菇、黃酒,爾后加入高湯,猛火燒開,用菜刀沿大碗口將面粉糊漿切成一條條面狀下鍋,大火燒開放入適量鹽(亦可再加蝦、蟶、蛤蜊、油煎蛋等),燒熟后加少許醬油、味精、蔥或大蒜葉,起鍋盛入碗中。其口味特點:清香鮮美。
27、姜汁核桃蛋
烹飪時,將三兩核桃仁搗碾成末狀,雞蛋三只用筷子打散,放二兩生姜汁,黃酒、紅糖、水適量,攪拌均勻盛在大搪瓷碗內,將碗放在空鍋中,鍋與搪瓷碗之間墊數塊小瓦片,鍋里不放水干蒸,小火燒至香味噴出蛋糊熟即可。
姜汁核桃蛋既是噴香可口的美味小吃,又具有食療價值的滋補佳品。姜汁核桃蛋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28、臺州姜湯面
姜湯面先前只是臺州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現已成為臺州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吃。
29、三門糟燒
是臺州歷史悠久釀造酒之一,它采用優質原料,傳統獨特的工藝,結合現代的先進工藝精心釀制而成,具有“清亮透明、醇香濃郁、回味悠長”的
特點,在臺州享有較高的信譽,三門糟燒是喜喝酒人的酒。
30、“仙梅”
“仙梅”產于浙江省仙居縣鏡內風光秀麗的步路鄉西爐村。這里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酸堿度適中,氣候溫和,日照充足,日夜溫差大,是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無公害果品的最佳區域之一,為楊梅生產提供了絕佳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
31、玉環文旦
玉環柚(文旦)具較高的加工價值,加工系列產品具有得獨厚的優勢,加工附加值高,果肉可加工成不含任何腐劑的純天然粒粒汁,原汁等系列飲品,果皮可提取檸檬苦素、果膠或制作果脯、果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