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飲食的民俗
二、膠東菜
膠東菜因起源于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故又名“福山菜”,也叫“煙臺菜”。傳入青島,青島菜承襲福山菜而發展,自成一派。
福山素有“烹飪之鄉”盛名,諺云:“要待吃好飯,圍著福山轉”。福山烹飪業歷史悠久,技術代代相傳,明清大批廚師享譽北京,此后福山廚師在國內外各處開業,遂使福山菜風味傳遍天下。
一般認為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產品見長,為保持主料原味為特色,實則福山菜的用料極為廣泛,其風味亦繁復而微妙。
福山菜發展的盛期在20——30年代,其時福山縣城吉升館的菜肴,可稱福山菜的典型。吉升館匯聚當地名廚,烹飪技藝炸、溜、爆、炒、燒、扒、燜、烤、熗、拌、氽、燴、蒸、煎、熏、拔絲、蜜汁等道道諳熟,所創菜肴色、香、味、形等并重。
福山菜的傳統名菜有數十款:
溜黃菜,以雞蛋為主料,配海參、海米、熟雞肉、火腿、荸薺、蔥、姜末等制成,其精品帶“日月圖”。
雪花丸子,以雞蛋清為主料,配豆沙,加白糖、干粉團制成。
糟溜魚片,用牙片魚制作,色潔白,鮮嫩,糟香潤滑。
溜蝦仁,主料用大蝦,制成色如榴花,肉質鮮嫩,尤以“帶蝦腦”為名貴。
蝦籽海參,以海參為主料,配蝦籽、玉蘭片、蔥絲,成菜深紅色,鮮美適口。
燒蠣黃,牡蠣肉為主料,用雞蛋作配料,色呈金黃,脆嫩而有鮮味。
浮油雞片,用生雞脯肉為主料制作,色白,味鮮,滑嫩。
氽雙脆,以生豬頭與生雞胗為主料制作。
氽五絲,以海參絲、生肉絲、生雞脯肉絲、玉蘭片絲、火腿絲共烹。
清炒腰花,用豬腰子為主料,切細麥穗腰花,講究清鮮嫩脆。
全家福,主料用海參片、魚肚、熟雞肉片、熟肘子肉片、腰子片、熟豬肚片、干貝、蝦片、蔥粗絲,配玉蘭片、木耳、姜末制成,人稱色彩豐美,風味十足。
清蒸加吉魚,講究鮮美、原味。
福山菜的常行菜品種更多,如軟炸里脊、軟炸雞、油爆肚、水晶肘子、大蝦、炸板蝦、蕃茄蝦、糟溜蝦仁、氽蝦仁、金錢海參、雞腿扒海參、蹄筋扒海參、紅燒三絲魚翅、芙蓉干貝、紅燒加吉魚、氽魚片、氽海螺、金果蠣子、苜蓿蟶子、玉蘭片炒雞絲、醬爆雞丁、清湯什錦丁、八寶辣椒、抓炒肉、清炸里脊、滑溜里脊絲、燒肝尖、燒腰花、熗腰片、燒溜大腸、拔絲金棗、拔絲白果、拔絲脂油、炸蝦轱轤、燒蝦仁、炒桃花蝦、面包蝦、燒溜魚片;
糖醋魚條、糖醋黃花魚、蟹黃魚肚、炒海螺、燴烏魚蛋、海雜拌、炸蝦轱轤烹、燒溜蝦仁、蝦籽玉蘭片、炸魚簽、燒溜魚塊、紅燜加吉魚、魚盒、紅燒海螺、拌海螺、韭菜炒海腸、木樨蜆子、炸蝦球、氽蝦球、蝦子豆腐、燒魚卷、氽魚花、干烙加吉魚、溜蟹黃、油爆海螺、溜烏魚花、蜇頭熗肉片、炸蝦段、炒蝦仁、鳳尾蝦、紅燒魚腑、抓炒魚、五柳加吉魚、溜蟹肉、油爆大蛤、炒烏魚片、蜇頭熗雞片、炸雞簽、紅燜雞、溜炸拌、鍋燒里脊;
氽天花、紅燜肚、燒大腸、炒肉兩皮、炸八塊、金銀雞、炸肉轱轤烹、紅燒天花、湯爆肚、溜腰花、糖醋排骨、四喜丸子、芙蓉雞丸片、辣椒雞、炸肉簽、干炸里脊、鹽爆肚、溜肝尖、肉片、孔明丸子、香酥雞、蔥燒里脊絲、鍋燒肉、干貝肚、琉璃丸子、炸春卷、拔絲個子、冰糖蓮子、拔絲山藥、拔絲蘋果、蜜汁百合、通天翅子、通天燕菜、通天海參、苜蓿干貝、燒椿魚、椿頭丸子等。
青島菜在保持福山菜的特點之外,融入西餐技法,新創了不少菜肴,其代表作有:
雪麗大蟹,用6只熟大蟹后腿,造型為1只完整的大蟹,沾雪麗糊油炸,形色美觀,味道鮮美。
扒原殼鮑魚,用鮑魚殼盛鮑魚、冬筍、火腿片,淋糊蒸制。
三彩大蝦,將面包片和大蝦片用蛋糊粘在一起,分別撒上火腿末、冬菇末、菠菜末下油炸成,顯紅、黑、綠三色,故稱“三彩大蝦”。
梅雪爭春,“白雪”用蛋清、干枝梅用蛋清粉團糊加食色擠制,造型十分美觀。
氽西施舌,用青島海產“西施舌”烹制。
三、其他地方菜
泰安有干炸赤鱗魚、清氽赤鱗魚、州城精魚(東平)、霸王別姬(東平)、泰山桂圓(鱖魚丸子)、三美豆腐、炸豆腐丸子等。
聊城地方名菜有糖酥魚、清蒸白魚(又名八味白魚)、涮羊肉、空心琉璃丸子、莘縣荸薺丸子等。這個地區的臨清市與陽谷縣張秋鎮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碼頭,并稱為“臨張”,地方菜各有特色。臨清最著名的是“臨清湯”,臨清湯種類繁多,有木耳湯、海米湯、干貝湯、魷魚湯、雞腰湯、肉絲湯、果子湯等100多種,其中傳統代表作是“對魚湯”。張秋鎮繁盛時廚師各有絕招,如王文燦炒肉絲、糖酥魚,張連加肉片、氽丸子,竇玉良清燉雞、紅燒魚,皆遠近聞名。
微山湖區菜肴有甲魚(鱉)和雞烹制的吉祥長壽、用當地名產烹制的麻鴨臥雪、留莊筒子魚、微山島漂湯魚丸子等。
魯西北馬踏湖區有斷鱔(又名蒲心燒鱔魚)、黑魚片、蟹黃蒲菜湯、鱗酥鯽魚、黃燜鯉魚、醬燜毛蟹、清燉甲魚、魚丸子、蒲白黃鱔湯、醋溜白條魚、黃燜鰱魚、清炸黑魚、清燉鯉魚、清蒸鯉魚、溜黑魚片、泥鰍湯、小魚辣椒、毛蟹湯、炸螃蟹、炒蝦、炸荷花、蜜汁蓮子羹、糖拌蘆葦筍、糖拌白蓮藕等。
濰坊地區名吃有黃燜甲魚、朝天鍋、清蒸加吉魚等多種,所屬臨朐縣的全羊席向來稱為名吃。“臨朐全羊”分全羊湯、全羊宴兩種:全羊湯用全羊分割入鍋,出鍋后剔骨掛涼,羊肉順絲切片,內臟肉橫絲切片,再用原湯煮沸,加調料,成為頭、蹄、肝、肺、心、腸、血俱全的全羊湯;全羊宴是把羊的各部分肉與內臟,分別用不同方法烹制成佳肴。
有的廚師能做105道菜,菜名五彩繽紛,如溜羊茸、網油羊肉、蓿羊肉、宮爆羊肉、清汁原湯、糖醋羊排、燒羊頭、扒羊蹄、燜羊腿、燴天花、鹵羊肝、爆腰花、拌羊肚、燴三樣、明開夜合、迎風扇、迎香革、五福玲瓏、八仙過海、棗泥羊肚、反扒羊蹄、腸燒羊肉、芝麻羊排、蜂窩肚、紅扒羊頭等。清末時臨朐有順德樓飯莊善治全羊席,當時有諺語:“青州游,莫過順德樓。”
淄博地方菜以博山為中心,其名菜有博山烤肉、豆腐箱、酥魚鍋、鴛鴦雞、梅花火腸、氽脊髓黃管、一品鍋、菊花火鍋等。
臨沂地方菜以烹魚為特長,號稱“臨沂魚菜”。菜用沂河、沭河、河所產鯉魚為主料,所制剔骨魚菜,名叫“鍋魚”。糖醋鯉魚改進為露酸、露甜、露咸,名為“三露”。此外有豆豉魚、葡萄魚、紅燒魚、糖醋魚、清氽魚、西湖魚、酒糟魚、芝麻魚、櫻桃魚等共100余種。用八種魚菜擺宴,中間擺雞菜,總名為“八龍戲鳳”。
四、孔府菜
孔府菜屬于家菜的系列,受地方菜、宮廷菜各方面的影響,自成風格。從前只在孔府內流行與傳承,近年與地方菜合流,被視為魯菜的組成部分。
孔府宴席等級很多,最高的是招待皇帝的“滿漢全席”,有196道菜。孔府的菜譜很長,如全羊帶燒烤、一品鍋、白松雞、南煎丸子、栗子燒白菜、燒什錦鵝脖、神仙鴨子、花藍鮭魚、碎活蝦、炸溜魚、三鮮湯、元寶肉、黃燜雞、烤鴨、烤豬、繡球魚翅、玉帶蝦仁、菊花火鍋、雜燴火鍋、什錦火鍋等。
孔府傳統菜多用雅名,如一卵孵雙鳳、詩禮銀杏、陽關三疊、白玉無瑕、黃鸝迎春、帶子上朝、玉帶蝦仁、雪麗琥珀、一品鍋、一品壽桃、一品豆腐、福祿壽喜、萬壽無疆、吉祥如意、全家平安、連年有余等。
近年挖掘又創新上市的孔府菜有一品海參、把兒魚翅、霸王別姬、雪里悶炭、熊貓鬧銀杏、桂花金棗、虎臥尼山、玉筆蝦仁、八仙過海鬧羅漢、八寶花籃、福壽燕菜、孔門干肉、珍珠海參、雞蓉干貝、鴛鴦鴨子、烏云托月、猴頭扒雞、雪中藏炭等。
孔府糕點分內、外用兩大類。內用點心又分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用糕點、節用糕點等。應時糕點有桂花餅、藤花餅、荷花餅、菊花餅、薄荷餅、蘿卜餅、綠豆糕、粟子糕、涼糕、水晶包、豆沙包、火腿餅等。常年糕點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麻團、黃糕(各式蛋糕)等。到門糕點在宴席之前供客,有“梢梅”、“一口盅”、“棉花桃”等。節用糕點有月餅、巧果等。孔府各式糕點又分別配湯,如綠豆糕配山楂湯,各類酥糕配桂圓湯、蓮子湯、百合湯、杏仁羹,有些面點又配紫菜湯、口蘑湯、銀耳湯等。外用糕點主要用于進貢、饋贈、恩賞等,以棗煎餅、纏手酥為主。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3-11-10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190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44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4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