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是中國紅棗名鄉,2001年,國家林業局授予佳縣“中國棗鄉”稱號。朱家洼鄉泥河溝村生長著1300多年前栽植的老棗樹,至今仍冠蓋如云,果實累累,被專家稱為“棗樹王”、“活化石”。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棗入藥可醫百病”的記載。2005年,佳縣取得國家有機紅棗生產基地和有機紅棗產品“雙認證”。
地域范圍
佳縣有機紅棗前在國內、國際上的紅棗產品中,只有佳縣擁有國家頒發的有機產品認證書,佳縣紅棗在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中進行高品質要求和控制,在種植和生產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使佳縣大紅棗一直保持著無污染、純天然的特性!業界一直給予佳縣紅棗“天然極品、百果之王”的美譽。佳縣油棗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陰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爛果、耐寒。
特定品質
佳縣油棗樹體較大,干性中強,樹姿半開張,樹冠呈自然半圓形。樹勢中等,發枝力中等,枝葉密度適中。根蘗萌生力弱,生長勢強,根系發達。果實中大,長圓形或圓柱形,平均果重12.3克,最大果重19.6克。果面平,果皮中厚,黑紅色,外形美觀。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硬,稍粗,汁液較少,味甜,略具酸味。適宜制干,品質上等,制干率47.6%,含糖量75.2%,含酸1.2%,含水20%。果核較小,紡錘形,平均核重0.35克。在產地4月下旬萌動發芽,5月上旬展葉,6月中下旬盛花,7月到9月上旬為果實生長期,是需求雨水的高峰期。10月上旬完全成熟,適宜采收。11月上旬落葉。佳縣油棗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陰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爛果、耐寒。
文化典故
在氣候偏涼(年均氣溫9-11℃)、溫差較大、降雨在500毫米左右的北方地區栽培,丘陵或平原均可適宜。不適宜關中及同類地區發展。在陜北各產棗區縣及黃河對面的山西棗區(兩者統稱為黃土高原丘陵棗區)表現良好,豐產穩產,品質優良,制干率高。對山地和平地都可適應,但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嚴格,每天應不少于10小時的光照。在同類地區的寧夏銀川也表現良好;在陜西的渭北地區,時常受到成熟期降雨的危害,造成裂果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