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元涼面
廣元涼面,又稱蒸涼面,四川省廣元市的特產,只產于廣元本市及其周邊相鄰幾個縣鎮,其口感味道隨離市中區的遠近逐步遞減,其外型和陜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面粉。這種涼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面,加入醬油、紅油辣子、醋等,最后可以適口味而定,加入配菜,川味十足,口感滑膩爽口,可以熱吃,也可以冷吃,各有各的風味。
2、岳池中和豆花
岳池中和豆花,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中和鎮的著名特產,中和豆花的制作是原由重慶北碚、合川三匯壩傳入中和的制作豆花技術。中和鎮的豆花店馳名于廣安內外,在岳池縣各農家常以豆花下燒酒待客佐餐,今豆花館遍布岳池縣城和各鄉、鎮,還有幾家葷豆花火鍋店賣葷豆花,岳池縣中和鎮的豆花店在廣安市內外都較有名。
3、核桃酥餅
核桃酥餅,又稱核桃餅,面食,特點為色淡黃,松軟香甜,餅圓形佳,是四川省廣元市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廣元核桃因個大皮薄,籽粒飽滿,色澤深淺適度,香味濃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餅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在發酵面上涂上辣椒、食鹽做成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若搟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廣元核桃餅松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
4、酸菜豆花面
酸菜豆花面是四川廣元特色風味小吃,是在碗內放紅油,湯中和著面條,再放入酸菜、豆花,其味道清香可口。酸菜豆花面對胃酸少的人有治療作用,還有解油開胃的功能。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鮮面條做成的,點豆花也不用鹵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細嫩清香。吃時,還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紅油等。
5、酸辣蕨根粉
酸辣蕨根粉是四川的一道漢族特色小吃,滑嫩爽口、酸辣鮮香,采山上鮮蕨菜,用木棒擊打至出漿,把漿烘至成粉狀,吃起來很有韌勁,黑乎乎的蕨根粉上有了紅紅的小米辣,令這道菜平添了幾分“姿色”。酸是陳醋的酸、辣是近幾年流行起的小米辣的辣,而且帶有麻油的香味,有一點點辣,卻又不會太刺激,醒胃適口。
6、劍門豆花稀飯
豆花稀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人人喜吃,但是制作工序繁多,平時也少做,有客或過年才做一次。制作工序是:將黃豆泡漲(一般要8小時)后,用石磨磨漿置鍋內煮沸過濾,用酸菜水點清使豆漿分解成乳狀塊,舀出水,把豆腐輕壓成塊,用力劃成方塊,摻水下米和豆子等煮半熟后再放入掛面頭殼。飯熟時,干稀分明。至今農家仍然以此飯為待客美食。
7、清真江牛肉
江牛肉屬清真牛肉系列產品,是旺蒼特色之一,取材于大巴山肥壯牛之腿肉,用傳統清真加工方式結合現代科技精制而成。該產品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蓋、鋅等對人體有益營養元素,口感獨特、老少皆宜,是宴客、饋贈親友之佳品。
8、根面丸子
根面丸子是四川廣元旺蒼的風味獨特名小吃,主要由蕨根粉、豆腐、青菜、臘肉等做成。制作方法:先將肉餡內放少許淀粉攪勻,水燒開,下丸子,煮熟,撈出肉丸子備用;取一湯碗,加生抽、鹽巴、蔥花、醋、香油,將煮好的青菜撈出和備好的肉丸子一起放入湯中。制作完成的根面丸子清香爽口,臘韻獨特。
9、火燒饃
火燒饃是一種四川地方小吃,制作方法:用和好的面包入紅糖,表面沾上芝麻,然后搟成圓餅狀,放在爐上(下面用碳火烤,爐面是一個鐵板,爐內用泥糊,靠壁可放火燒饃)先用鐵板加熱,其間不斷移動火燒饃,防止發糊;待其表面干燥成形后豎放入爐內,蓋上鐵板加熱一會兒,等熟了就可以了。烤好的火燒饃吃起來甜香可口,而且融和了紅糖的營養,是非常好的小食品。
10、肉蛤蟆
肉蛤蟆,聽這名字就有點獨特,這也是旺蒼縣的一道特色小吃。用臘肉去皮切成薄片小塊,裹上面糊,再放入鍋中用小火炕,炕得金黃燦燦的,味道香脆可口、味道香濃。天熱的時候與酸菜豆花稀飯一起吃,那感覺才叫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