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享受,適當的喝茶對身體的健康還有好處,可是很多朋友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茶具用了時間久了,不知不覺中有了茶垢,很是讓人頭疼......茶具有了茶垢,時間久了就會看起來很是礙眼,如果不及時去除,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呢?那么,茶垢怎么去除呢?
茶垢對身體有危害嗎?
喝茶的人會發現
茶杯、茶具用久了
往往會在內壁上留下一層茶垢
不美觀的同時
讓強迫癥患者頗為糾結
這是洗呢,洗呢,還是洗呢...
對于這茶垢,大家卻有不同的看法意見——
“無茶三分香”:民間說法,用這種茶杯、茶壺泡水,即使不放茶葉,也會留有淡淡的茶香。
重金屬匯聚地:茶垢里面有很多重金屬,如果不清洗掉可能會危害健康。民間甚至有了“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的傳言。
那么,茶垢到底是什么呢?會不會有害健康呢?
茶垢是茶多酚氧化產生的
茶垢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少量金屬離子也參與了茶垢的形成。
由于綠茶的多酚類物質更多,因此它更容易形成茶垢,而經過深度發酵的紅茶、黑茶的茶垢會比較少一些。
當然,不同類型的茶形成的茶垢成分基本相似。茶垢是茶多酚在空氣氧化作用下產生的聚合物,因此主要在水線附近形成并附著在容器的內壁上。
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延長,茶垢中聚合物的分子量逐漸增加,這意味著多酚的聚合反應還在緩慢進行。因此茶垢時間越長,越不容易去掉是有道理的。
重金屬并非茶垢里的主要金屬元素
隔夜茶的茶湯表面常常有一層帶有金屬光澤的“油膜”,讓人誤以為其中有某種重金屬。
其實,元素分析顯示,茶垢的絕大部分成分是碳、氧元素,來自多酚聚合物,也有少量鉀、鈣、鎂、鋁、鋅、硒等元素。金屬元素主要以不溶于水的碳酸鹽或氫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鈣元素是茶垢形成的主要促進因素,主要來自泡茶的水。
鉛、砷、鎘、汞等重金屬污染物并不是茶垢的主要金屬元素,因此喝茶的時候不必擔心。
茶垢怎么去除
坊間傳言,可用牙膏、食鹽、檸檬、小蘇打等除茶垢,這些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呢?經小編實驗,匯總以下幾種有效的除垢方式——坊間傳言,可用牙膏、食鹽、檸檬、小蘇打等除茶垢,這些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呢?經小編實驗,匯總以下幾種有效的除垢方式——
1、牙膏
牙膏中既有去污劑,又有極細的摩擦劑,很容易將茶垢擦去而又不損傷茶杯、茶具。
方法:使用時,可以擠少量牙膏在杯壁上,用手或是棉花棒把牙膏暈開,大約過一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茶垢就很容易被清洗干凈了!
2、食鹽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l),通常還含有氯化鎂(MgCl)和氯化鉀(KCl)等雜質,當鎂離子水解會使鹽呈酸性,而酸性物質能夠有效去除茶垢中的茶堿等物質。
方法:可以準備一個干凈的牙刷,將牙刷刷毛浸濕,蘸一些食鹽,然后將牙刷伸進杯內,仔細刷洗一下杯壁,去垢效果很好。若茶垢較厚難以清洗,可先用稀鹽酸浸泡24小時再清洗。
3、檸檬
方法:瓷杯上的茶垢、水漬,用榨去汁的檸檬皮,與一小碗溫水一起倒入器皿浸泡4~5小時,就可除去。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在茶包中添加少量的檸檬酸,不僅可以調節口味,還能減少茶垢的形成,原因或許是檸檬酸使茶水的酸堿度pH值下降了。
所以,下次泡茶時放一片檸檬吧!
4、小蘇打
小蘇打是弱堿性,通過溶脹作用可使茶垢的附著力下降,茶垢就容易從杯壁上掀下來了。
方法:可用3勺小蘇打加開水泡開,將茶杯浸泡24小時,再用牙刷刷洗就可以輕松清洗干凈。
5、食醋
食醋中含有醋酸,與茶垢中的碳酸鈣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可洗掉茶垢。
方法:在茶杯中倒些醋,用軟毛刷子輕輕刷洗,要用醋充分接觸茶垢,如果還有頑固的,可以稍倒些熱水繼續刷洗,茶垢完全消失后,用清水沖洗就可以了。
6、土豆皮
土豆里有淀粉,這些淀粉有很強的吸附力,所以很容易的就可以把杯里的垢去掉。
方法:將土豆皮放在茶杯中,然后放入開水,蓋上蓋,悶上5~10分鐘,再上下搖晃幾下,就可以將其中的茶垢去除掉了。
如果手頭沒有土豆,也可用打碎的雞蛋殼替代,操作步驟也是一樣的。
7、克林擦擦
清除茶垢還有一個簡單方法,那就是使用克林擦擦。
克林擦擦,是由小于頭發的十萬分之一的細小顆粒組成的神奇清潔海綿,可任意剪裁,無需清潔劑,只需沾水輕輕一擦,就可輕松去除茶垢。
使用后勿用力扭搓,輕輕揉洗,自然晾干,還可循環利用。
特別提醒
清除茶垢時最好不要用鋼絲球或清潔球來刷洗,因為這些刷洗工具容易傷害茶具內壁的釉質,使之變得越來越薄,以后生成的茶垢會很容易滲入茶具深層,極難徹底清除。宜采用軟毛小刷子或牙刷、輕柔的清潔布等來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