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水的地方一定少不了魚,特別是湖北,這個被稱為“千湖之省”的地方,最是離不開美味魚餐的滋潤了。在恩施就有一種名為刁子魚的魚類,因其如柳葉般的外形而被大家熟知。這刁子魚肉質細嫩,十分鮮美,是恩施人餐桌上最重要的美味之一。
“無刁不成席”
恩施神農溪刁子魚,產于恩施巴東,在民間素有“無刁不成席”的說法。刁子魚頭小體細,肉多刺少,其背部呈藍綠色,腹部銀白,外形又如柳葉,所以在魚類中屬于異類。不過它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肉中含有葉酸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滋補健胃、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等效果,是不可多得的一種美味食材,十分受當地人的歡迎。
刁子魚還是一種十分矯情的魚類,對生活環境要求極高。它常年生長在溪水碧澈,一清到底的神農溪里,屬于純天然生長的、無任何污染的魚,所以這也是刁子魚肉質好的原因之一。并且由于刁子魚在離開水面時間過長時,很快就會死掉,所以在當地還沒有人工飼養的刁子魚。因此在巴東,我們常常會看見三五人結伴前往神農溪的場景,沒過多久他們就會打上幾斤刁子魚回來,不管是煎香了吃還是燉湯喝,都能吸引到不少左鄰右舍的人,前來品嘗這道美味珍品。
神農溪刁子魚的做法:刁子魚煎制最美味
刁子魚的吃法和普通魚類的吃法沒有多大區別,無非就是煎炸煮燉,樣樣都行。
當地人最喜歡的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煎制,即方便又美味。首先打撈上幾斤刁子魚,洗凈去掉內臟,瀝干水后就可以直接熱鍋、倒油、下鍋煎至微黃,再放入鹽、姜片、蒜瓣、碎辣椒、紫蘇等調料,入味后即可加水煮。剛煎好的刁子魚也十分好吃,喜歡酥脆口感的,可以直接是煎的魚;喜歡嫩口的食客,就不要煎的太過,再加水煮好,這樣出鍋的刁子魚味道更鮮一些。
而我個人更喜歡腌制過的刁子魚。主要做法就是將清理干凈后的刁子魚用鹽腌制半天后曬干即可,這樣的刁子魚對身在外地的我來說就更容易儲存些,由于曬過,所以吃起來也更勁道。什么時候嘴饞了,就可以拿出幾斤刁子魚香煎一下,隨時品嘗,畢竟刁子魚難得,不是想吃就能賣得到的恩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