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古代,君主要安民心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做到民不愁食。而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糧食則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恩施人來說,合渣就是這樣一種存在,當?shù)剡流傳有“辣椒當鹽,合渣過年”的說法,可見合渣在他們心中的珍貴。
制作張關(guān)合渣
合渣就是我們常說的“懶豆腐”。“懶”主要是因為其制作方法十分簡單,和做豆腐類似,但還要簡單得多,不用費多大力氣,所以當?shù)厝私o了它“懶豆腐”的名號。只是在恩施,合渣一名流傳的更為有名一些。
張關(guān)合渣的做法簡單,會做豆腐的食客就能輕松掌握合渣的做法。老一輩的人,會習慣用石磨將黃豆打漿,并不是說石磨有多好,而是磨出來的豆渣留的更多一些,豆?jié){也更純碎;沒有石磨的食客可以使用家里的豆?jié){機,直接將黃豆打成豆?jié){即可,留下豆渣,記住這黃豆一定要事先泡脹,才好打漿。打好漿后架火煮開,就可以煮成合渣了。而農(nóng)家人會直接加一些蔬菜一起煮制,煮出來的合渣帶著青菜味,更添美味;而喜歡食肉的食客,可以將蔬菜換成肉末,肉餡一定要先加入鹽、料酒、淀粉、姜蒜末和香油攪拌均勻后腌制十分鐘,先炒好肉末,再倒入豆?jié){煮制即成合渣,最后在起鍋前加鹽就可以了。
張關(guān)合渣的由來
張關(guān)合渣是鑒于合渣的吃法而聞名的。據(jù)說是因恩施的一個小集鎮(zhèn)“張關(guān)”而得名,張關(guān)鎮(zhèn)上有一位黃姓老太太做的合渣火鍋最為地道,而合渣火鍋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吃法之一了,不僅十分營養(yǎng),還能飽肚子,其中食料最為豐富,不僅加入了肉類還有蔬菜一起煮好,備好的配料也是有好幾種,可以按照各自的喜好搭配出不同的張關(guān)合渣,所以受到了不少游客的極大歡迎,從而將名聲帶出了張關(guān)鎮(zhèn)。
除此之外,合渣的吃法多樣。口味偏淡的食客,可以選擇不加入任何調(diào)料的清淡口味合渣,俗稱淡合渣;在即將到來的夏季,愛好合渣的食客會優(yōu)先選擇的口味“酸合渣”,顧名思義就是口味上的酸,主要是將合渣放置在某個地方變酸了再吃,這樣的吃法既能解渴還消暑,所以到恩施旅游,“酸合渣”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