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位于中國東北部,境內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冰雪資源堪稱全國之最。全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分別位于西部和北部。林地面積19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1.9%,絕大多數為天然林,是開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全省江河縱橫,水資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鏡泊湖、五大連池等江河湖泊氣勢宏大。
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別具一格,民俗、民情濃郁,少數民族歷史源遠流長。黑龍江省是北魏和遼、金、清朝的發祥地。作為自古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現已發現4.2萬年前的先民遺址——嘎仙洞,拓拔鮮卑祖先最初居住的舊墟石室。在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中,有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有以狩獵為業的鄂倫春族和以牧業為主的達斡爾族等。
旅游最佳時間
齊齊哈爾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點十分明顯: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暫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長。齊齊哈爾南部屬溫暖干旱農業氣候區,中部屬溫和半干旱農業氣候區,北部屬溫涼半濕潤農業氣候區。齊齊哈爾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干寒,年平均氣溫約3攝氏度。每年的5-7月份,氣候涼爽宜人,最適合旅游。
美食小吃
齊齊哈爾飲食文化也很有特色。蒙古族的“手把肉”,是把整羊煮熟,用大盤端上桌。在大塊地品嘗手把肉的同時,烈酒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民誠心城意地用烈酒招待客人,男女老少隨著馬頭琴聲,翩翩起舞,到處是歡樂祥和的場面。
黑龍江黃雞
黑龍江黃雞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郊區廣大農村和嫩江地區國營農場。近幾年又向外擴展到大興安嶺、北安等地。黑龍江黃雞產蛋性能好。在飼養管理較好的條件下,黃雞年平均產蛋量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年平均產蛋量為150枚左右,在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年平均產蛋量為90枚左右。蛋重平均為54克。蛋皮為白色,黃母雞生后200—230日齡就可產蛋。黃雞肉質鮮嫩適口。生后六個月齡的小公雞或一歲的小母雞,比同齡的來航雞的肉質細嫩。
民俗節慶
達斡爾族是中國北方具有悠久歷史和農業文化的民族。達斡爾,意為“耕耘者”,是達斡爾人的自稱。達斡爾族人主要聚居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郊及附近縣、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及附近旗縣,少數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縣。在中國歷史上,達斡爾族人和各族人民一起為共同開發祖國北疆,保衛祖國領土,抵抗沙俄入侵建立過不朽的功勛。達斡爾族人喜愛并擅長打曲棍球,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被譽為“曲棍球之鄉”。
服飾
達斡爾族的男子喜穿兩側開口、藍色或灰色的長袍以及皮褲和皮帽;婦女多穿袍,外套坎肩兒,衣邊上繡著精美的圖案,穿在身上美觀大方,極富民族特色。達斡爾人的皮帽,是用狍子的頭皮原樣制成的,雙耳挺立,耳邊有對稱的犄角,是達斡爾族最典型的服飾。
節日
錫伯族崇拜獵神、漁神、天地神和希林媽媽(保佑家宅平安和人丁興上下班的神靈)等,逢年過節時舉行焚香念禱、祈祝祭祀等活動,祈求家人平安,生活美滿。節日“抹黑節”(農歷正月十六日),人們用準備好的黑布互相往臉上抹黑,請求五谷神免掉莊稼的災疫,祈求豐收。“杜因拜專扎坤節”(四一八節),是為1764年4月18日的錫伯族西遷而舉行的摔跤、射箭、賽馬等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