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綠豆
素有“綠豆之鄉”之稱的泰來縣,如今已經成為年產綠豆近萬噸的特產之鄉,“泰萊福”牌綠豆如今已經成為唱響哈洽會,紅遍綠博會的首選產品。
一、栽培條件優越
泰來縣地處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限,年活動積溫2877度,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美譽,光熱條件充沛。年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境內有一江五河,泡沼374個,地下水質優良,無污染的水資源取之不竭,一般井深20米內就可滿足灌溉要求。50萬畝的沙壤化土地適宜綠豆生長,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綠豆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二、栽培歷史悠久
泰來縣的綠豆種植歷史悠久,從50年代開始種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較先進的生產技術規程。涌現出大批的花生生產專業大戶,在泰來縣境內已形成了規模生產。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組織委員會把泰來縣命名為“中國綠豆之鄉”。
三、品質優良、產量可觀
由于良好的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綠豆,使泰來出產的綠豆籽粒飽滿、有光澤,品質好優于其它地方的綠豆,該綠豆營養豐富,含有24種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高鉀低鈉、高鐵鋅食物,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補益元氣和護肝養胃等功能,是天然的藥品和食品,用途廣泛,供不應求。
目前泰來縣以大鸚哥綠、小鸚哥綠、522、9346、嫩豐2等優良品種為主,常年種植綠豆近20萬畝,年產綠豆近2萬噸。
四、市場前景喜人
綠豆屬雜糧類作物,是我國主要的食用豆類食物,具有糧食、蔬菜、飼料、醫藥和肥料等多種用途,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較好的固氮能力。綠豆是一種出口創匯型作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出口物資。我國綠豆質優價廉,深受國外消費者歡迎。目前我國年出口綠豆10萬噸左右。入世后,小麥、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的生產受到一定影響,而綠豆等食用豆類作物則將以其獨特優勢占領國內市場,價格穩定,穩中有升。
五、產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泰來縣綠豆的主產區是和平、塔子城、勝利、克利等鄉鎮,現在已具備相當規模,為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活躍起一批綠豆經紀人隊伍,全縣已達百余人,在信息提供、銷售等方面發揮著很好的作用,把農戶與市場緊密地聯系起來。今后產業化發展方向是拉長產業化鏈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綠豆加工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之路。
六、栽培技術不斷優化
為適應生產綠色食品的要求,泰來縣從2000年開始大力推廣綠豆的綠色食品栽培技術,制訂了《泰來縣綠色食品綠豆生產操作規程》,確定“選用良種、精細整地、適時播種、間苗定苗、合理施肥、科學灌水、防病滅蟲”一整套標準化栽培。限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多用農家肥,應用節水灌溉技術,推行標準化生產,既增加了產量,又提高了品質,完全達到-綠色食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