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剪紙在我國工藝美術百花園里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它產生在河北省蔚縣,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蔚縣剪紙在當地主要是作為節日和喜慶之日的裝飾品,貼于窗格上,在陽光或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一種特有的裝飾美。所以,又稱之為“窗花”。
蔚縣剪紙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蔚縣剪紙在它形成的初期,主要是用剪刀剪,后來雖然發展為刀刻,但仍叫做剪紙。經過漫長的藝術實踐,它的技藝逐漸由粗曠走向精細。
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專業美術工作者和民間藝人相結合,繼承傳統,大膽革新,突破了原有題材的局限,創作了不少反映社會主義現實的作品,剪紙的藝術造詣也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后來剪紙藝術進一步得到發展。
題材、品種由以前的鳥、獸、魚、蟲、花卉、蔬菜發展到了臉譜和傳奇故事等。
形式和題材也豐富多彩:古典小說,戲劇人物,古裝仕女、神話故事、花鳥蟲魚、名勝古跡等等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各種吉祥諧音的形象,如“五蝠(福)捧壽”“吉慶有魚(余)”,這些都是人民群眾喜愛的題材。
▽蔚縣剪紙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蔚縣剪紙的特點主要是構圖飽滿,形象優美;結構嚴謹,連接性強;鏤刻精巧,細膩流暢;點染的色彩不互相滲透,冷色暖色交相輝映,富麗堂皇,對比強烈。
最妙的是具有中國水印木刻的效果,深淺濃淡烘托,渲染得當,頗具特色。它的刀法以剛健清新的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剛柔相濟,繁簡有致。染色既絢麗光華,又濃淡相宜,與嶺南剪紙的富貴綺麗風格迥然異趣。
它的應用,早已突破窗格的范圍,廣泛用于封面、插圖、櫥窗、專欄、壁貼炕圍、信箋書柬、包裝裝璜等,表現出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它藝術精湛,價格低廉,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精神舒暢;還可以作為禮品,饋贈賓朋,表示友好,象征友誼。
蔚縣剪紙信譽越來越高,暢銷歐、亞、美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