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我國工藝美術輝煌成就之一的水石盆景藝術,迄今已有1,700年的悠久歷史。而磁州水石盆景則是我國盆景藝術中的一枝奇葩。
▽磁州上水石盆景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磁州水石為一億八千萬年前羅紀時期的苔蘚蟲化石。苔蘚蟲化石是一種水生群體動物骨骼蟲體化石,呈中空管狀,條紋式蟲的個體外為硬殼,內為軟體,體外能分泌一種膠質粘液,口的周圍有一冠狀物,其上呈很多觸手。
蟲體死后,軟體腐爛,僅留硬體殼成為化石。磁州上水石開采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隋朝開皇十年前后即有發現。北宋晚年,宋徽宗廣收天下奇石,磁州地方曾呈貢此石。
自此以后,這種可作盆景藝術的奇石越來越受到世人重視。但后來時隔久遠,被人遺忘而消聲跡了。近年來,因興修水利,在磁州附近又發現了這種上水石。
磁州,北接古趙國都城鄲,南有漳河講武,西靠太行山麓,東南與曹操三臺相近。滏陽河發源于磁州龍崗珠泉,這里是物產豐富、景色宜人的好地方。
這樣美的地方又生產出獨具特色的盆景藝術之花,這便使西德、日本、香港澳門法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商爭銷磁州盆景。
▽磁州上水石盆景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磁州上水石盆景發揚了我國北派風格古樸,簡練、典雅的藝術傳統,以祖國的名山秀嶺、古色古香的勝景為依形,以唐詩宋詞佳句為意境,逼真地將神州大好河山縮于盈尺之間,成為美好的大自然的縮影。
觀之,一目千里,可見巍峨突之氣勢,怪石嶙峋之風姿。再配以四時花草、橋樓塔宇點綴,人工天然,巧妙合成,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美稱曰“立體的畫”。有的造型夸張,線條簡練,有的層巒疊嶂,氣韻雄深。
以之陳設客廳書房,賓館臥室,使人心曠神怡,陶冶性情,倍覺舒適。磁州久以盛產陶瓷而著稱于世。磁州彭城所產瓷盆色澤協調,式樣大方,使盆景造型格外增輝。更重要的還是這里盛產的優質盆景石料。
磁州石有黃、褐、黑、白諸色,石質堅硬,多姿,多孔,玲瓏剔透,吸水性能極好。將石一端置于少許水中,石頂片刻濕潤欲滴,俗稱上水石。
倘小型植物,極易生長,青翠蒼潤,經歲不衰,最宜制作水石盆景。盆景藝人和巖石學家稱此石具有雅、奇、精、美的特色。就其天然形態,吸水性和加工造型性,與宣石、靈壁石太石砂片石石等石料相比,堪稱群石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