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又名“水狗”、“獺”、“獺貓”、“水貓子”,屬食肉目,鼬科,為半水棲脊椎動物,適應于水邊巖縫和洞穴生活,體側扁而長,頭寬而吻不突出。它耳殼短小、眼睛也小,鼻墊小觸須發達而粗硬;尾長約為體長之半且前寬后細:四肢短,前肢五指后肢五趾,爪短而純,后肢趾間具蹼。
▽水獺裘皮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水獺體毛短而致密,為咖啡色富于光澤。絨毛基白,上半段為咖啡色。吻部毛色青淡上唇白色頸和面頰針毛尖端白色,腹毛淺棕色,喉和胸部毛端白色。幼體毛色較黃,頭部亦圓,當地人認為是另一種,習稱“水貓”,實則為水獺幼體。
水獺主要食魚類,有時也吃蟹、蛙、山溪鯢,在陸地也捕食嚙齒動物,以及棲地水邊的鳥類,通常晝伏夜出,極善游泳和潛水,在陸地上行走也很迅速。水獺四至五月份發情,交配可在水中進行,此時也白天出來,六至七月份可見其攜仔在水中游泳,估計妊娠期約兩個多月。
每產二至三仔。水獺遷移能力很強,河的上下游固能遷移,也可由一河遷入另一河流,大都是追逐魚群而遷移的。水獺聽、視、嗅覺均甚良好,遇驚則迅急入水潛游,或則快步鉆入附近石隙或洞穴。
除人的干擾外,很少聽說水獺有什么天敵。水獺皮被毛緊密,較平,針毛堅挺,長短適中,略粗,光澤油亮,顏色素雅,絨毛細密、平整,帶有勻密的彎曲,不易被水浸濕,適于制做各種名貴的皮大衣、皮帽、皮領以及各種衣著的鑲邊。
水獺裘皮是我國出口的名貴裘皮商品之一,制品美觀,耐磨瀝水,御寒性強,多年來一直被列為國際裘皮市場上的上等貨。用水獺皮制裘多是利用天然色澤,染色的很少。其具體利用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拔掉針毛制裘,
被稱為“獺絨”。另一種是針絨兼用制裘,被稱為“獺皮”。水獺屬國家三類保護珍貴動物,在保證資原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由甘肅省林業局有計劃地安排獵取。在生產中應選擇最佳季節、最佳年齡,采取最佳工藝,精心鞣制加工以保證裘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