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區(qū),這里長期居住著漢、回、滿、蒙古、錫伯、塔吉克、俄羅斯、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等13個民族。在這民族眾多的地區(qū),有著豐富而又獨特的飲食文化,這些飲食文化鮮明地反映了新疆農(nóng)牧區(qū)和多民族的特色。
新疆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蔬菜的品種少,數(shù)量少的現(xiàn)象,所以新疆形成了以牛羊肉為主的飲食文化。在歷史上,居住在這里的民族很少吃蔬菜,因而菜肴也較少。
在烏魯木齊可以品嘗到全疆各族的風味美食,維吾爾族的抓飯、馕、拉面、烤羊肉、烤包子、酸奶子、油塔子,回族的揪片、拌面、粉湯、酥饃、燴面、炒面、涼粉,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燉羊肉、火鍋、熏肉、烤餅、油炸餅,俄羅斯族的面包、餅干、奶制品等等,無一不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另外,在烏魯木齊,川菜、粵菜、西式快餐等也都隨處可見。
特色美食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饌,其風味可以同北京烤鴨媲美。在賽馬節(jié)、巴扎(新疆民族特色的商農(nóng)家散養(yǎng)小山羊品貿(mào)易交流會)上以及年節(jié)夜市里,常常有巴郎(維吾爾族小伙子)叫賣烤全羊的。烤全羊既可整只出售,又可切分零售,深受各族消費者青睞。目前,烤全羊已成為新疆少數(shù)民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tǒng)名肴。
手抓飯
手抓飯介紹是糕點主食菜譜之一,以羊肉為制作主料,羊肉抓飯的烹飪技巧以燜菜為主,口味屬于清香味。羊肉抓飯的特色:羊肉入味,胡蘿卜和葡萄干軟中帶甜,米飯浸透各種香味。
吃抓飯有一定講究,傳統(tǒng)習饋是,先邀請客人們坐在炕上,當中鋪干凈餐布。隨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zhí)壺,請客人淋洗凈手。待全部客人凈手完畢后,主人端來幾盤抓飯,按2—3人一盤的間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們一番謙讓后,即用手從盤中抓吃。用手指將米團成小堆后送入口中。抓吃時,務必注意,不得洋洋灑灑。抓飯之名由此而來。但一些家庭招待漢族客人,也有例外,備有小勺。
烤羊腿
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diào)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nèi)嫩、干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后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膻、色香俱全。
烤羊肉串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在新疆無論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最原始的羊肉串用的釬子是紅柳、紅柳是耐旱植物、多生長我國新疆、甘肅、內(nèi)蒙古等地廣泛分布。紅柳枝細長而硬、粗細都差不多、通過爐火的燒烤、會散發(fā)出一些特有的香味、而且還環(huán)保,在新疆烏魯木齊二道橋附近的飯館也可以看到紅柳釬子,很受游人的喜愛。
香馕
馕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馕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稱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馕,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馕,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種。
大盤雞
大盤雞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是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新疆大盤雞色彩鮮艷,有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而且經(jīng)濟實惠,親朋聚會食用尚家。
羊羔肉
羊羔肉是一種味美的肉食品。羊羔肉多選擇當年羯羊或周歲以內(nèi)的羊。羊羔肉鮮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
米腸子和面肺子
米腸子和面肺子是利用羊的下水做的一道名撰。深受維吾爾、回等少數(shù)民族的歡迎。這種小吃做工細,味道香,深受各族群眾的歡迎。主人常用這種小吃招待客人。
油塔子
油塔子是根據(jù)形狀取的名字。其原料主要是面粉、煉好的羊油、清油、精鹽、花椒粉及純堿等,油塔子由于油放得多,看起來油亮生輝,聞起來香氣撲鼻,吃起來油而不膩。
烤包子
烤包子,是維吾爾族同胞喜愛的食品。城鄉(xiāng)巴扎的飯館、食攤,多銷售這兩種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搟薄,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馕坑里,十幾分鐘即可烤熟,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羊雜碎
燴羊雜,又叫羊雜碎、羊下水,是大西北地區(qū)常見的傳統(tǒng)風味湯類小吃。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羊雜碎集羊內(nèi)臟于一鍋,形色繁多,肉質各異,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湯鮮味美,入口生津,營養(yǎng)豐富,在氣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既經(jīng)濟實惠,又食用方便。
炒烤肉
是烤羊肉串制法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為了使烤肉串更加方便衛(wèi)生,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也為了盡早使本小吃走出本土,清真師傅們則將烤的方法改為炒,炒出的烤肉同樣鮮嫩,滋味醇厚它既是新疆的一道名菜,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風味小吃品種,它色澤紅亮,香味濃郁,油潤感強,肉嫩,咸辣,孜然香味濃郁,不僅為少數(shù)民族群眾所喜愛,許多漢族群眾也十分喜愛。
拉條子
拉條子,維吾爾語叫“蘭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美食。
風干牛肉
風干牛肉是新疆小吃菜譜之一,以牛肉為制作主料,風干牛肉的烹飪技巧以風干為主,口味屬于咸鮮。風干牛肉色澤較深,肉質帶點柔韌卻不失香嫩,有嚼勁更香口,用蒜苗爆炒更能發(fā)揮其獨特的咸香,也可選以香芹拌炒,自有一股清新的香氣。
新疆涼菜
提到新疆美食,除了羊肉烤馕大盤雞之類的葷食,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美食,新疆涼菜:“皮辣紅”。皮辣紅的發(fā)音本是“皮拉哄”,意思呢,特容易理解。在新疆管洋蔥叫“皮芽子”,所以捏,按照俺們新疆人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三個字,就把這道菜的內(nèi)容都給爆料了。皮芽子辣椒西紅柿=皮辣紅。皮辣紅在新疆還有一個名字叫:老虎菜。
揪片子
揪片子是新疆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美食,揪片子屬于湯飯的一種。就是將面片子和菜一起煮制的湯飯,味道鮮美,是不錯的家常美食。俗話說:“揪片姓張,越熱越香”。待揪片子做好后,陣陣濃香撲鼻而來,紅色的西紅柿肉湯,里面漂浮著白白的面片,紅白相間,還有幾片綠油油的菜葉點綴其中,顏色搭配如此和諧完美,還未入口,便已心儀。不用吃到嘴里就能品出其中滋味。
葡萄干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魯番的葡萄最負盛名。這里主要種無核白葡萄,還有馬奶子、紅葡萄、喀什喀爾、百加干、瑣瑣等13個品種。盛夏的季節(jié)走進綠洲,家家戶戶的葡萄架不但會帶給你陰涼,好客的主人還會采來晶瑩的鮮葡萄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帶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嘗到保存得較好的葡萄。
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形態(tài)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密,奇香襲人,原產(chǎn)地鄯善地區(qū)。是鄯善歷史上的名優(yōu)特產(chǎn),也是新疆最出名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