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豆青碗
應縣豆青碗:為傳統生活日用品。產品瓷質致密,內表潔白如玉,外表淡豆青色,造型優雅,圖案清晰,色澤均一。據縣志記載,其生產歷史已達1200余年
墨玉瓷
朔州的瓷器歷史悠久,早在北魏時期,這里已經開始了瓷器的生產。由于懷仁縣附近粘土土質優良,沿用傳統工藝所生產的墨玉瓷色澤光潤、美觀大方、結實耐用,備受廣大用戶好評。
右玉熏雞
右玉縣是山西著名的優良雞種右玉邊雞的中心產區。右玉邊雞是國內著名的優良雞種之一,這種雞,生長快,肉質極其鮮美,是烹制雞肴的上乘原料。
平魯面塑
平魯面塑也稱“面人”,是平魯縣的工藝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種禽獸、果品或各種人物形象,蒸熟再進行彩繪。面塑細致精巧,形體生動,常當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賞或饋贈親友。
五花營羊肉
五花營羊肉五花營是朔城區滋潤鄉的一個小村莊,位于市區東部,與山陰縣毗連。這里的羊肉久負盛名。每年冬至前后,人們舍近求遠,不從城內購買羊肉,紛紛去五花營爭購。五花營的羊肉看上去色澤鮮嫩,白里透紅;聞起來氣味芬芳,異香撲鼻;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可口而無膻味。
山陰荷藕
山陰荷藕荷藕學名為蓮藕,又名荷、芙蓉,其果實稱為蓮,根莖稱為藕,花稱為荷。荷藕的營養價值很高。
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應縣涼粉是用馬鈴薯淀粉制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涼粉攤尤多,街頭巷尾比比皆是。應縣涼粉不僅上市數量多,而且風味獨特,其特點:一是含水量較多(淀粉與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涼水里。二是加工精細。三是調味精美。咸鹽、醬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蔥等佐料齊備,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干細絲。色、香、味俱佳。
玉羊
位于晉西北國家級生態區“夏天綠翡翠,冬天白玉石”右玉,與內蒙接界。此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蘊育了罕見的地方珍品---中國五大綿羊(阿勒泰羊、灘羊、玉羊、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之一的玉羊,享譽華北。
應縣滴溜
應縣滴溜是用玉米面制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營養價值很高。
朔州胡油
朔州胡油朔州胡油色澤純黃,營養豐富,含油量高達48%,油質亞油酸含量高,干燥性能強,具有廣泛的輕工用,食用氣味芬芳,久存不壞,生食不膩,炸食煙霧小,染色快,是食品工業的理想油品。
飛刀削面
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長的筒狀,削面時,人站鍋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里削。削出的面條呈三棱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面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面如魚兒躍”。吃起來內虛、外筋,柔軟光滑,容易消化。
右玉莜面
右玉特產莜面:右玉縣因海拔高、氣候涼爽,是種植莜麥的最佳環境,所產莜麥色美,味香,含營養成份較高。
應縣面皮
應縣面皮應縣面皮是用純白面制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在街頭擺攤叫賣的四季不絕。每到夏日,街頭巷尾比比皆是。天吃面皮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署,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去濕,真可謂是四季皆宜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脾好了,人性柔,心好了,人實誠。所以,一般而言,多生得米白細嫩短小精悍,男男女女個皮膚好不說,也天天吃面皮越吃越漂亮!
朔州地區特產還有很多,今天就介紹到這里,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