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食,那真是讓人滔滔不絕,真是太多了。大的先不說,就說我們國家的南方和北方,氣候不同,風俗習慣不同,飲食上差異那更不是一點半點。南方有很多美食,我們北方人很多都沒有聽過,更別說吃過了。當然北方的很多美食,對于南方人也是陌生的。
在中國的每個地區都有著其獨特的小吃,被稱為當地的特色小吃。這種小吃,已經是一種在當地的飲食文化,絕非只是在三餐之間填飽肚子,追求不餓肚子的層次。你也許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句話:“去我們那一定要吃這道美食!”“**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可是當你滿懷期待真正品嘗后,很多人都會失望而嘆!
北方街頭最常見五大小吃
1、燜子
北方街頭最常見的五大小吃燜子、扒糕、粉漿面條、小窩頭、面茶
燜子的制作在行唐歷史悠久,具體起于何時已不可考,現廣泛流傳于冀北平原一帶,是一種常見的民間小吃。用煮肉的湯先把淀粉充分浸透,然后再慢慢的加入燒開的肉湯,把淀粉徹底的攪勻。五花肉,用絞肉機攪碎,放入大瓷盔中。再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上等山藥面粉和獨家配制的二十多種佐料磨成的調料,加入上等肉湯攪拌均勻,另一半紅薯淀粉,加入溫水、攪拌成糊狀,把糊糊裝到這個專門做燜子用的腸袋里。
2、扒糕
扒糕是傳統特色夏季風味食品。流行于北京等地。“扒糕”筋道是因為在里面加入了一些榆皮面,就是將榆樹皮扒下來,曬干磨成的面。在弧形的那面斜著劃滿紋路,澆上蒜汁麻醬,拌上小蘿卜黃瓜絲,拿小牙簽扎著吃,筋斗又有味,那叫一個滿足啊。但是這東西不像其他小吃那么出名,很多小吃店都沒得賣。
3、粉漿面條
粉漿面條是起源于河南省方城縣的傳統小吃,粉漿面條所用的粉漿是制作綠豆淀粉過濾出來的漿水,經自然發酵至有酸腐味道,用來制作面條,以前面條里的配菜都是黃豆、芹菜、咸菜絲老三樣,現在已經增加到十幾種,如酸白菜丁、黃瓜丁、蘿卜丁、小尖椒、榨菜絲、雪菜丁、黃豆等等,都是事先腌制好的,已經入了味,所以吃起來味道沒得說。
4、小窩頭
小窩頭是北京宮廷風味小吃,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圓錐形,每個底部都有一個圓洞,小巧玲瓏,蒸熟后呈金黃色。其上尖下圓如塔狀,色澤鮮黃,小巧別致,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像吃栗子、甜香繞舌,別有風味。小窩頭原為清慈禧太后晚年齋戒時吃的一種甜食。
5、面茶
面茶是一種老北京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天津、山西晉中、太原等地,也流行一種面茶。主要是把炒芝麻、麻油、麻醬、鹽和黃小米粉煲成粥狀物。面茶還可加白糖制作成甜味面茶,一般常作為早點、夜宵。喝入口中感覺舒服至極,心窩里頓時暖融融,驅寒御冷妙在其中。假如你喝過幾次,那種滾燙、芳香的口感保你癮性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