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知名特色美食推薦德慶縣德慶五福雞德慶五福雞,其雞只烹調方法非常之特別,其雞肉肉質鮮嫩而有口感,一啖吃下,很有咬口,這與雞只的飼養方法有關。
德慶縣德慶五福雞
德慶五福雞,其雞只烹調方法非常之特別,其雞肉肉質鮮嫩而有口感,一啖吃下,很有咬口,這與雞只的飼養方法有關。德慶的雞只是放在農場中自由走動,有很大的活動空間,所以雞只肉質結實,令人吃到真正的鮮雞味道,這是在外地難以品嘗到的。
德慶縣西江*碌
西江*碌即指美味佳肴——蛇碌。德慶地區臨近西江,河鮮資源豐富,當然少不了的是蛇餐。在當地,選用肉質好的蛇,用不同的方法和配料,泡制出來的蛇碌味道自然可口。選用水律蛇,秘制醬料,講究腌制時間,非常入味。
德慶縣竹篙粉
竹篙粉是處于粵西的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頗具特色的漢族傳統小吃,屬于粵菜系。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獨特,口感顯著區別于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掛晾而得名。近年,德慶城區街頭巷尾,竹篙粉已隨處可見。
德慶縣德慶酥
德慶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傳統名點,屬于廣式點心。甘香松脆,呈淡黃色,色澤鮮明。原產于廣東省德慶縣,是在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40年代初期傳入上海,現已成為上海糕點中的傳統美食。
龍潭蓮藕炆豬手
將豬手去毛、洗凈、斬件,下姜、酒飛水備用。開鑊下油爆香京蔥、姜片,下南乳、豬手炒香,放入上湯或水、陳皮、蓮藕,蓋上鑊蓋,將豬手煮至稔,下鹽、糖調味,上碟便成。
蓮藕肥碩多粉、入口松化無渣。
茶油雞
廣東肇慶四會市特產美食,到了四會不可不試的東西是茶油雞,吃的地點必須在貞山。而貞山六祖祠是供奉六祖惠能真身的千年古剎,附近多有鄉間食肆,茶油雞是雞中上品,野山茶油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食用油,具有特殊的油香。它產量極少,是茶油中的珍品。此種山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其營養價值甚至超過橄欖油,更具有生津通絡、活血解毒的功效。在古時它是金創藥的主料,瑤族人素來就用作產婦的補養品,頗受珍視,歷來被作為貢品。茶油沸點高,用茶油烹飪的茶油雞具有鮮香、嫩滑、無腥味的特點是四會的一大名吃,從現代營養學與藥理學的角度來說更是滋補、美容、解毒的綠色健康產品。
羅董牛肉干
羅董牛肉干,是用封開羅董鎮特有的肥美黃牛肉,經過多種工序秘而成,品質極佳,營養豐富,味道一流。
羅董牛肉干,可通過紅燒、燜煮、炒、蒸等烹飪方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
每年的十一月,稻田熟,北風起,羅董人就開始忙著制作黃牛肉干。
不用煙熏火燒,就讓它們懸在自家的屋檐下,在凜冽的北風中自然風干。食用時只需把制好的牛肉干加入姜蔥炒香即可,鮮韌味美,齒頰留香。
四會瀨粉
四會瀨粉,俗稱粉仔,源自清塘民間。先以粘米粉用適量清水攪拌成糊,然后用特制的瀨粉缽盛上,糊粉蔥缽底幾個小孔迅速流落鍋中的開水里,形成圓條,煮熟厚用篩子撈起,泡清水(俗稱“過冷河”)即可。食用時,起猛火起鍋,下適量上湯,再放瀨粉,以醬油、胡椒粉、肉粒、蔥蒜等作佐。
地豆炭燒肉
四會市地豆鎮盛行吃自家燒制的炭燒肉。每逢“墟日”,各家就宰殺自己飼養的豬,用木炭燒制,燒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拿到市集上邊燒邊賣,因為燒得皮脆肉嫩,其他鎮的人也趕來購買,不到9點鐘就可以收攤了。這種風氣沿襲到各個城鎮,成了一種風味。
雞煲蟹
將螃蟹清理內臟,洗凈后切塊備用,光雞洗凈,斬件備用,姜洗凈后用刀背拍碎備用。用鹽、糖、米酒等調料將雞調味。燒熱鑊后加入花生油,將姜爆香,放入雞件炒至半熟,再把螃蟹放入鑊內大火炒香,濺小許米酒后加入薄荷葉、九層塔、蠔油、生抽、胡椒粉。*后放入鹽、糖、雞粉調味后轉放在砂鍋里,焗熟便成。
無篤石螺
無篤石螺又稱“仙螺”,是四會特產。以其口感韌肖、肉味鮮美而為各地食客所稱道,有“不嘗仙螺不算到了四會”之說。這無篤石螺,外形似普通石螺,但較細長,顏色青灰較普通石螺為深。較大特點是螺殼尖端像是被人鉸去后用水泥堵上。相傳,這仙螺是當年文氏貞仙在山上將石螺鉸好殼后,遇“肥狗”前來追逼逃走,石螺回到水中偉下的后代。因仙螺只能生長于水流清澈、沒有污染的山間小溪中,產量較少,故價格較貴。在酒館食肆中,如果要到的仙螺殼形較圓,顏色較淺,吃起來肉質稀松,則多半是弄虛作假了。
四會市四會瀨粉
四會瀨粉,俗稱粉仔,源自清塘民間。先以粘米粉用適量清水攪拌成糊,然后用特制的瀨粉缽盛上,糊粉蔥缽底幾個小孔迅速流落鍋中的開水里,形成圓條,煮熟厚用篩子撈起,泡清水(俗稱“過冷河”)即可。食用時,起猛火起鍋,下適量上湯,再放瀨粉,以醬油、胡椒粉、肉粒、蔥蒜等作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