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知名特色美食推薦吳橋縣驢肉火燒驢肉先以大火后以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熟度透徹,色澤紅潤,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
吳橋縣驢肉火燒
驢肉先以大火后以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熟度透徹,色澤紅潤,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據醫書載:驢肉補血、補氣、補虛,阿膠滋陰補血、補肺潤燥。可見驢肉不僅味道鮮美,還有保健功能。
吳橋縣火鍋雞
火鍋雞這是一些帶有滄州特色的美食。是將川菜中的紅燒雞與麻辣火鍋相結合,加以創新而成。由于它既可吃雞塊,又可以涮火鍋,因此被稱為火鍋雞。
吳橋縣羊腸子
所謂滄州羊腸子,其實不只是市區,泛指滄州周邊區域。北到青縣,南至泊頭、以至山東德州,運河兩岸,都有羊腸子,且各有特點。滄州地處九河流域,水咸土堿,多生堿草沙蓬。農家老漢,農閑輒執鞭牧羊。吃堿草喝咸水長大的羊,肉質鮮美,這是他處所不能比的。
吳橋縣吳橋宮面
吳橋宮面是河北省吳橋縣著名的漢族傳統名產,屬于貢面。此面起源于東漢末年,以小麥精粉為原料,配以精鹽,精煉油,淀粉等,不用任何添加劑,采用秘傳手工工藝制作,經過盤條,上稈,拽條,拉絲,陰干等多道工序制成。
滄州羊腸子
滄州地處華北平原的東部,是回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市回族總人口17萬,占河北省回族總人口的34.7%,為全省,乃至華北地區回族人口較多的市。轄區內的孟村回族自治縣,回族是這個縣的一個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所以滄州小吃羊腸子便是代表了。在滄州,吃過羊腸子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那就是:*次是閉著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瞇著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著眼吃–解饞。真是越吃越有癮,越吃越愛吃。很多滄州州人喜歡吃羊腸子,認為它性熱,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
河間驢肉火燒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比牛肉的纖維要細,口感更好,沒有豬肉的肥膩,也沒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說驢肉是走獸肉的上品的確不為過。在驢肉的各種吃法中,數驢肉火燒較為常見,而在驢肉火燒中,數河間的驢肉火燒為上品。河間府在古代就是水草豐美之地,出產的驢肉也格外鮮美。河北附近正宗驢肉火燒店的驢肉都來自于河間,加上店老板祖傳的烹制手藝,煮出來的驢肉色澤紅潤、鮮嫩可口。河間驢肉火燒是涼肉夾餅,拌以尖椒為輔料,再加以驢凍,驢凍入口即化。河間驢肉火燒的味道是外熱里爽,清爽醇香。河間驢肉火燒一定要趁熱吃,因為要想驢肉火燒香里面必須加點肥的,只有熱火燒才能把肥肉烤化,讓香味滲透到肉里、火燒上。趁熱把酥脆的火燒咬到嘴里,里邊滲出的是鮮美的驢肉香氣。放到嘴里咀嚼,驢肉的鮮嫩、火燒的香脆。人間美味也就不過于此了。
火鍋雞
火鍋雞起源于河北省滄州市,發明不久便風靡全城,在滄州走幾步就有一家火鍋雞店,火爆程度非其他火鍋可以媲美,滄州普通家庭幾乎都會制作,是親朋聚會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到過滄州的人無人不知曉這道滄州名菜,因其簡單易做且味道鮮美,現在又傳至京津地區乃至全國各地。食用時配以陳醋蒜泥麻醬等輔料,味香濃郁,回味無比。
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原名羊肉泡饃,古稱"羊羹",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干凈,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面烤餅,烤餅的面必須是死面,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后叫廚師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并配以蔥末、香菜、黃花菜、黑木耳、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水盆羊肉),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里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滋補佳品。
滄州冬菜
河北滄州冬菜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就已聞名中外了。口味清香、脆生,微微帶辣,是一種可供常年食用的小菜。
滄州冬菜,風味別具一格、兼有香、甜、咸、辣四味。加之其所含水份適度,密封包裝,具有春不干,夏不腐,秋不霉,冬不凍之優點,堪稱四時佳蔬。滄州冬菜是用本地產的一種幫薄、筋細、含糖多的優質大白菜,去掉老幫和綠葉,切成寬約1厘米,長約1.2厘米的小塊,晾曬后拌上適量的精鹽和蒜泥,裝壇壓實,牢固封口,經長時間自然發酵而制成。其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落口微甜,咸中略帶辣味,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誠為滄州之特產。
泊頭鴨梨
泊頭鴨梨是河北省滄州市的特產,以泊頭栽培面積較大,栽種較早,品質較好而得名,泊頭鴨梨果形俊秀,皮簿肉細,脆嫩多汁,香甜爽口。過去泊頭鴨梨的主要集散地在天津口岸。故對外出口稱“天津鴨梨”。鴨梨含糖一般在10-13%,并含有果酸、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鴨梨還是一種*的藥品。據中國藥典《本草從新》中說,鴨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肺、利腸、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醒酒解毒”之功效。泊頭鴨梨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梨汁、梨干、梨酒、梨醬、梨脯等人們廣泛食用的飲料和食品。
滄州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是河北省滄州市的著名特產,滄州棗樹栽培淵源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農民就獲棗樹之利。滄縣、河間、獻縣、泊頭、鹽山、海興等縣都是小棗盛產之地。棗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棗是深受百姓喜愛的果品。它是由酸棗演進而來。棗樹的栽培歷史之久,地域之廣,數量之多居世界之首。金絲小棗因為風味獨特,成為我國紅棗中的珍品,相傳在1737年秋,乾隆皇帝到滄州一帶狩獵,途經獻縣,見路邊風搖棗樹,果實累累,頓時喜上眉梢,上前摘棗一枚,開時金絲閃耀,吃在口中甘如含蜜,喜言道:“滄州自古草澤之地,然金絲小棗風味殊佳,如是者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