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品類頗多,對于吃貨的我,去哪個城市優選去選當地有名的小吃去吃,既好吃又不貴。那么全國各地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
小吃不小,拋開其歷史源流不說,單是全國小吃的品種就多得難以計數。至于各地各種小吃的風味特色,更是千姿百態,變化無窮,就算你壽高百歲,身有百口,以吃為業,也難以一一領略一番。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對于美食自然也有自己的特色,全國各地的美食也存在著許多差異,下面我們就看一看各個地方特色美食。全國各地更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北京:驢打滾
全國各地更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
作為歷史文化古都的北京,流傳下來的小吃特別豐富。每一樣都或大或小有著來頭,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若想體驗一把舌尖上的老北京,烤鴨、驢打滾、老北京炸醬面、艾窩窩、糖火燒、糖火燒、豌豆黃、蕓豆卷、炸灌腸是必須要品嘗的,只有吃過了這些,你才算真正的來過北京。
天津:狗不理包子
俗話說:“京油子,衛嘴子。”這衛嘴子的意思可不能單單理解為天津人會說,更多的是天津人會吃。除了大家熟悉的狗不理包子外,耳朵眼炸糕、大麻花、煎餅果子、卷圈,也是必須要嘗一嘗的。
山東:煎餅
全國各地更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山東煎餅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煎餅吧,卻不知道煎餅的來源,其實煎餅來源于山東泰安,歷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孟姜女哭長城那個時期,據說那個時期人們身上所帶的干糧就是煎餅,煎餅的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是用五谷雜糧所做成,然后經過油炸加入人們喜歡吃的蔬菜和大蔥,吃起來津津有味,現代人既可以把山東煎餅當做早餐,又可以當做小吃。
成都:棒棒雞
提起成都的小吃就不得不說錦里和寬窄巷子,這里的小吃就足夠吃貨們吃上幾天了。蛋烘糕、棒棒雞、傷心涼粉、豆花、三大炮,都是成都特有的地道小吃,絕對的挑戰你的味蕾。
重慶:酸辣粉
重慶已經成為旅游打卡的網紅城市,美食也是相當豐富,重慶酸辣粉就是受到當地人和外地人歡迎的小吃,選材來來自手工制作的紅薯粉,主要是添加了辣椒、醋等二十多種上等調味料,才能將酸辣粉的酸辣的味道發揮到淋淋盡致。如今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里都可以看見酸辣粉的存在,特別是在重慶解放碑的好吃街,有一家酸辣粉超級好吃,幾乎每天都有人排長隊購買。
上海:生煎饅頭
上海小吃以清淡、鮮美、香甜、可口著稱,生煎饅頭、南翔小籠、三鮮小餛飩、油豆腐線粉湯、開洋蔥油拌面、條頭糕、薄荷糕、蟹殼黃、擂沙圓、排骨年糕,簡直好吃到爆。
武漢:熱干面
起武漢小吃你一定會想起那碗熱干面,其實除了熱干面武漢的精武鴨脖、四季美湯包、面窩、黃陂糍粑等都非常有名,是一定要吃的。
廈門:沙茶面
不要忘了廈門除了小資還有小吃,既有來自本土的蚵仔煎、土筍凍、米線糊、燒肉粽、花生湯,也有東南亞舶來但是已成為廈門代表的沙茶面等。中山路一帶,是和各種小吃的聚集地,喜歡小吃的一定要在這里好好尋覓。
杭州:蝦爆鱔面
杭州的小吃講究四季時令,春季多魚蝦鮮筍,蝦爆鱔面、片兒川面、蝦肉小籠;夏日炎炎,薄荷糕,水晶糕、茯苓膏、肉骨頭粥;三秋湖蟹肥,蟹肉小籠,蟹黃大包;臘月則為糯米麻糍、豬油玫瑰年糕。
漢中:熱面皮
西安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也是秦始皇當年所在之地,漢中熱面皮相傳來自秦漢時期,將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漿,然后經過籠蒸成為薄皮,趁熱抹上菜籽油,將其切成條狀,按照個人的口味加入辣椒,醬油、蒜泥等配料,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漢中熱面皮的口感軟糯,香辣,是老少皆宜的小吃。
廣東:蝦餃
細數起廣東小吃來,一天一夜想不完,道不完。粥品,甜品,油器,粉面只要有你想吃的,在廣東就會找到對味的。叉燒包、雙皮奶、蝦餃、腸粉、廣式拉腸、奶黃包、廣式蘿卜糕,沒有你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青島:辣炒蛤蜊
去青島大部分是為了海鮮,似乎海中所有能被人類消化的東西都可在青島的小吃中找見。辣炒蛤蜊、海菜涼粉、烤魷魚、鲅魚水餃、三鮮鍋貼、海鮮鹵面,絕對的海鮮盛宴。
云南:過橋米線
俗話說未小吃不云南,過橋米線、雞絲涼米線、風味小土豆、老昆明燒餌塊,汽鍋雞、豆花粉,美味可口,不得不嘗。
南京:鹽水鴨
南京的小吃光是聽聽名字就足以讓你流口水了,鹽水鴨、大煮干絲、赤豆元宵、如意回鹵干、鴨油酥餅、湯包、生煎包、辣油小餛飩,還在等什么呢?
哈爾濱:馬迭爾面包
漫步在哈爾濱小食街上,各種各樣的小吃都好饞人啊!紅腸、干腸、大列巴、松仁小肚、格瓦斯、馬迭爾面包、馬迭爾冰棍、馬迭爾酸奶,每一樣都讓人饞的不行。
合肥:鴨油燒餅
鴨油燒餅是大多數合肥人的一天的開始的!先不嘗鴨油燒餅的味道,光看它的“色”,就讓人眼饞。烤成金黃色、橢圓形的燒餅上面,臥著星星點點的芝麻,十分好看。
如果你游遍全城卻居然連當地很有名的小吃都叫不上來,甚至都沒有吃過的話,那你只能說是走馬觀燈花了,其實旅游不僅是眼睛的享受,也是味蕾的享受,那么現在跟著中華餐飲網小編一起來梳理下全國各地更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看看你是不是一個標準的吃貨!小吃可以說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精華,是人民的思想結晶,全國各地更好吃的小吃都有哪些?
一
黑龍江:殺豬菜,馬迭爾冰棍
吉林:鍋包肉,長春醬肉
遼寧:鲅魚餅子,三鮮韭菜盒
內蒙古:全魚宴,秘制天鵝蛋
江蘇: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二
新疆:烤包子,羊肉串,烤魚,烤馕,抓飯
西藏:青稞酒,酥油茶,藏面
寧夏:燴羊雜碎、涮羊肉
青海:羊雜碎,手抓牛肉,雜面片
三
甘肅:蘭州釀皮,活糖油糕,糖鍋盔
陜西:羊肉泡饃,肉夾饃,葫蘆頭,乾州鍋盔,蘭州的拉面、油鍋盔。
山西:搓魚錢,太原拉面,面茶,貓耳朵,栲栳、刀削面、揪片
河北:驢肉火燒,煎餅合子,牛肉罩餅
四
四川:擔擔面,龍抄手,西壩豆腐
貴州:腸旺面,荷葉糍粑,絲娃娃
重慶:雞絲豆腐腦,麻圓,過橋抄手
云南:小米糕,豆花米線,小鍋餌絲
五
海南:海南芒果,文昌雞,加積鴨,椰子粉,煎堆,竹簡飯
廣西:尼姑素面,桂林米粉,冬筍炒牛肉
廣東:雙皮奶,牛腩粉,狀元及第粥
福建:佛跳墻,泉州四果湯,扁食,蝦面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六
湖北:雙嘉坨,米粑粑,熱干面,面窩
湖南:油炸臭豆腐,芙蓉三鮮火鍋,瀏陽豆豉
河南:燴面,羊肉泡沫,五香兔肉,橘子雞
江西:南昌米粉,石頭街麻花,南昌油炸小品
七
山東:大蝦燉白菜,油爆海螺,嶗山菇燉雞,煎餅
安徽:黃山寺皮蛋,合肥獅子頭,瑯琊酥糖,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浙江:翡翠水晶餃,三絲面疙瘩,核桃凍,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上海:紅燒丸子,上海湯包,擂沙圓,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八
北京:蜜三刀,糖耳朵,羊眼包子,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天津:狗不理包子,棒棒雞,什錦燒餅,嗄巴菜,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香港:糖不甩,菠蘿包,辣魚蛋
澳門:鳳凰卷,雞仔餅,姜汗肉松米酒
臺灣:蚵仔煎,鹽酥雞,臺北牛肉面,蚵仔面線,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坨坨肉
坨坨肉,彝語稱“烏色色腳”,意思是豬肉塊塊。坨坨肉是小涼山彝族人民吃肉食的基本制作方法。由于這種肉做法特別,又不是很肥,吃起來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開。坨坨肉制作的訣竅是掌握適當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過遲肉綿,因此,一般人不會做。彝族制作的坨坨肉,既鮮又香,別有風味,特別是選用四五斤重的仔豬肉制成,更是清脆可口,是當地人用來待客的佳品。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為小涼山的一道很有名氣的風味菜。
呱呱
天水一帶的一種特殊食品。無論是寒風驟起的嚴冬,還是烈日當頭的盛夏,總有那紫紅色的呱呱在攤點出售,食客往來不斷,生意格外紅火。如果說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對滿碗流紅的呱呱,定會咋舌、冒汗。而當地人尤喜以呱呱為早點,一些男女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
雜拌兒
老北京過大年時,家家戶戶守歲時必吃的小食品。一提“雜拌兒”年輕人不明白是什么樣的食品,街市上沒見過有賣的呀?舊京時的“雜拌兒”,其實是由花生、膠棗、栗子、桃脯、蜜棗等果品摻在一起拌和而成。老北京過年時,孩童們喜歡吃的不是那餃子和年菜兒,他們想吃愛吃的,是那擺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鮮艷各種味道的“雜拌兒”。
攪團
西北地區一特色吃食,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面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陜北用蕎面做攪團,更筋道味美。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一碗酸油菜湯,一小油碟,一大碗玉米攪團,邊吃攪團邊喝菜湯,香噴噴,辣乎乎,油漬漬,酸溜溜,咸絲絲的,五味雜陳,更具民族特色。
胡辣湯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河南傳統早餐。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漢族傳統湯類名吃。由多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的湯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頭湯做底料,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河南人和陜西人都喜愛和知曉的小吃之一。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陜北、山西晉西,甘肅隴東等地的傳統飯食之一,洋芋其實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種工具,用來擦土豆絲的。以土豆為主料,加少許白面加工制成,深得陜北人喜愛。色澤金黃的土豆泛著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開來,吃上一口,既有薯條的口感和嚼頭,又有肉末紅椒的鮮香。洋芋擦擦屬天然綠色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印子粑
印子粑是湖北大治的漢族民俗食品,每年制作兩次,一次在春節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粑分兩種,一種是高梁粑,紅色,代表日子越過越紅火;一種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點紅,代表豐收、喜慶和圣潔。印子粑也有綠色的,表示期望來年風調雨順,禾苗蔥壯。粑印用木制,形狀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馬、牛、羊、雞、龍、犬以及鳥雀、花、草等各種動植物圖案,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瑩透亮,造型美觀,堪稱優秀的民間藝術品。
錢錢飯
提起陜北的錢錢飯,那在陜北可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家庭主婦人人會做,在陜北生活過的人也都吃過。錢錢飯是一種稀飯,黑豆經浸泡,膨圓脹大,放在碾上壓成片,形如銅錢,所以百姓稱”錢錢飯”。錢錢飯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溫驅寒功效。
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一種歷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漢族傳統名點。“哨”字應該是“食”字偏旁,電腦里沒有這個字,只有用“哨子”了。那個“哨子”的“哨”(shào)字是修水人根據方言生造的,字典中是沒有這個字的。到修水的人無不想美餐一頓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來禮待客人。只要是親口嘗過哨子的人,無不為其皮嫩、餡香、爽口而稱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