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婦女的傳統服裝是獨具匠心的繡花衣裳。在彝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婦女都穿著巧手繡出的花衣裳,光彩奪目,絢麗多姿,配上青山綠水,真是一幅優美的中國畫。
▽彝族繡花衣裳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在彝族地區,繡花衣裳不僅婦女穿,也有男子穿的。民間傳說從前姑娘們常常和小伙子們在夜間聚會。姑娘們一邊對歌,一邊給情投意合的小伙子燃煙火,因為高興,不小心把小伙子的衣角烙通了一個洞。
聰明的姑娘立即從身上取出繡花針,在烙通的地方繡了一朵花。這朵花不僅補了洞,而且留下了難忘的深情。以后,“烙通一個洞,繡上一朵花”,便成了彝族的一個典故。
▽彝族繡花衣裳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彝族服飾以挑花繡朵為特點。彝族婦女也以挑花能手而出名。她們從小就在母親的指點下,注意識別山間千姿百態的草木和五顏六色的花卉;待到會使用針線時,就學習繡花織朵,掌握繡花、挑花、補花的技巧,學會平繡、縐繡、纏繡、貼繡、打子等針法,直至繡出的花朵活靈活現,足以亂真。
彝族姑娘的嫁衣,是彝家長輩和小伙子衡量姑娘勤勞的標志。姑娘一般在十五、六歲上便著手繡制幾件超群奪眾的衣服,以待新婚佳日。彝族姑娘沒有不愛繡花的,如果不會繡花或者繡得不好,就是長得漂亮,也不會引起小伙子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