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一座森林覆蓋率67.15%,被稱為天然生態氧吧的康養之城,以其依山旁水的優勢地理位置,適宜人居的中溫帶濕潤氣候孕育了一座獨特的生態天堂,每年春天可供人們經常食用的野山菜就有二十余種!山野菜的上市更是一場勾著記憶、裹著泥土,繪就出季節更迭里一幅最生動的產業鏈條延伸、城鄉資源互動和旅游農產品營銷的美好畫卷。一路春風野菜香,野山菜也成為了許多游子魂牽夢縈的家鄉味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野蔌山肴!
刺嫩芽,又名遼東楤木、刺龍芽、刺老芽等,小小的嫩芽長在多刺的喬木上,生長于深山之中,采摘非常不易。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鮮嫩的刺嫩芽過水一焯,配上一碗雞蛋醬,剛入口的時候有一絲苦味兒,但后來越嚼越清香,甚至有一絲甜甜的感覺,這種吃法能感受到刺嫩芽最自然的味道,同時也寓意著苦盡甘來,備受大家的喜愛。
刺嫩芽不僅美味,根皮還可作藥用,具有強筋壯骨、祛風除濕和補氣安神等功效,用于治療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肝炎等疾病。具有抗炎、鎮靜、利尿、強心、免疫和防癌等作用。
山禽酣午夢,野菜健晨餐。山芹菜在眾多野菜中也擁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美味的山芹菜可涼拌、炒食、腌制咸菜、包包子、做餃子、熬湯等等,其維C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作為藥用還有治療毒蛇咬傷、感冒頭痛等功效。此外,市場中“熱賣”的野山菜還有貓爪子、猴腿兒、刺拐棒、蜇麻子菜等等,是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記憶里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美食對于中國人,似乎總是凝結了精神和肉體上的二重享受,古樸的食材承載著血親之間的取舍關聯。它承載的不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靈魂深處的滌蕩和牽引。鄉音跟味覺,就代表了故鄉,總是熟悉而頑固。不管聚散和悲歡,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