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人,身處魚米之鄉之重地,大多數人選擇種地為生,因此每年365天只分兩種時候,農忙與農閑,農閑時又不同于其他人的悠閑,荊州人習慣捕捉田間泥土里的鱔魚、泥鰍等,做上美食或是買上好價錢,這成了當地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由此讓荊州皮條鱔魚這道荊州名菜美譽遠傳。
流傳百年的美味
小時候捕捉鱔魚,總害怕他那與蛇類似的外表和滑溜的身體,剛抓在手里稍是不注意,嗖的一下就能串得沒影了,徒手去抓難抓得很。可一旦迷戀上他的味道,毫不夸張的說,一年四季待在泥土里我都是愿意的。
皮條鱔魚已有百年歷史,據說是荊州監利人所創,做法也是多樣的。一般的鱔魚切斷后可炸可炒,農家人喜歡炒制,像大雜燴似的,重在追求鱔魚的味道,但炸制的鱔魚,就精致了許多,再加上些許糖醋汁,就成了大家熟知的皮條鱔魚了。這皮條鱔魚是鄂菜系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他味美酥嫩,形狀像皺皮蛇條,顏色也是炸制的金黃透明色,可看出師傅火候之精妙,吃起來也是香甜可口味,所以深受食客喜歡。
皮條鱔魚需兩道炸
皮條鱔魚做法十分講究,油溫控火尤為重要。
斬殺新鮮鱔魚時要從中間順直剖開,去除內臟和骨頭取肉,切成大約8厘米長、2厘米寬的長條;鱔魚肉掛糊,用黃酒、精鹽和干淀粉調勻的面糊,均勻涂在鱔魚肉上;先炸三分鐘,炒鍋置加植物油旺火,七成熱時,下鱔魚條炸約3分鐘,待鱔魚條自然展開,不能卷曲和粘連時撈起;復炸時還需氽炸,油熱七成熱時,下鍋復炸,然后端鍋離火氽炸3分鐘,再移旺火上續炸1分鐘至金黃色撈出。
最后加糖醋黃汁,糖醋黃汁是由醬油、醋、白糖、蔥段、姜末、糖蒜、豬肉湯等調成鹵汁,燒沸后加入濕淀粉勾芡而成,待糖醋黃汁做好,與炸好的鱔魚肉翻炒幾下即可;吃時,若想香味更濃郁些,可加點香油入味,滋味更好。端出來的皮條鱔魚外酥里脆,油汁入肉,味道香甜醇厚,混合酸甜口味,有點似糖醋里脊,但肉質上更好些,也不會過于酸甜。
皮條鱔魚是道大菜,若去尋常小店里吃鱔魚,端上來的可能是小炒或是清蒸,就算是炸的也不一定口感豐富,所以想嘗一下正宗的皮條鱔魚的食客,不妨去老字號的漢口云鶴酒樓、老大興園酒樓和老會賓酒樓嘗一嘗,他們廚師在鱔魚的炸制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工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