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縣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是祖國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與俄羅斯遠東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一江之隔,是發展名特優魚的理想場所,是著名的“活化石”鱘鰉魚的主產地,被國家授予“撫遠中國鱘鰉魚之鄉”的稱號。
鱘魚、鰉魚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放養鱘魚、鰉魚的大力加湖位于黑龍江支流上,水域面積3萬畝,平均水深4米。主要由鴨綠河、濃江河等河水匯流而成。湖區水生動植物十分豐富,是發展水產養殖的優良場所。水產養殖基地是撫遠縣水產局籌集資金360萬元建立的。已建成1200平方米魚苗孵化大棚一個,網箱養殖區5個。網箱區放養3齡6公斤鱘鰉魚2萬尾,2齡魚苗20萬尾,一齡0.2公斤鱘鰉魚苗15萬尾,并向湖區投放鱘鰉魚魚苗11萬尾,名特優魚苗3萬尾,目前生長情況良好。基地年可育成15公分鱘鰉魚種30萬尾,30公分鱘鰉雜交魚苗20萬尾。年可產出商品魚20多萬尾。預計5年后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撫遠發展名特優魚養殖不僅能富裕一方百姓也促進了本地特色產業向規范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不僅是中俄界河,更是我國北方自然漁業的重要水域。這里特產的鰉魚、鱘魚等珍貴魚類作為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1億多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具有珍貴的科研價值。
佳木斯市為了保護豐富的漁業資源,使特有的鱘鰉魚等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和有效的保護,近年來在撫遠縣相繼投資建設成全國最大的鱘鰉魚種魚繁育養殖基地,全面實施人工繁育技術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每年都實施大規模的人工放流,放流魚苗在100萬尾以上。并在大力加湖試驗成功網箱繁殖和養殖鱘鰉魚,使珍稀的鱘鰉魚既得到了合理保護,又能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目前,這里孵化的鱘鰉魚魚卵已經遠銷北京、廣東、福建、湖北、江蘇等省市。撫遠縣已經成為中國鱘鰉魚之鄉,也是世界著名的“中國鱘鰉魚之鄉”。
其中具有經濟意義和現實捕撈價值的僅為黑龍江的施氏鱘和達氏鰉。施氏鱘和鰉同為黑龍江水域的名貴經濟魚類。鰉魚肉味鮮美,全身是寶。鱘卵和鰉卵都用以制作魚子醬,營養豐富,價格昂貴,被國際上稱為“黑色軟黃金”。鱘鰉魚,是黑龍江的名產,體重可達幾百斤至上千斤,有淡水魚王的美稱。過去是向皇帝敬獻的貢品。此魚肉鮮味美,骨脆而香,全身幾乎沒有廢料,胃、唇、骨、鰾、籽都是烹制名菜的上等原料。
撫遠鱘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撫遠鱘魚 黑龍江 撫遠縣綠色食品產業協會 撫遠縣包括海青鄉、抓吉鎮、通江鄉、撫遠鎮等4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33°40′00″~135°05′20″,北緯47°25′30″~48°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