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里長城-寧武關
寧武關是一個景點。它是為晉北古樓煩(古部落名)地。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寧武,秦漢為樓煩縣地,置有樓煩關,今縣南的寧化村,即為樓煩關南口,縣北的陽方口,即為樓煩關北口。北魏時廣寧、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時先后屬崞縣、靜樂縣。唐置寧武郡,始用寧武之稱,取廣寧、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說其地有舊寧文堡,取文武對應之義,因有此稱。
9、長城新廣武村段-荷葉坪-王家岔段等
8、山西寧武懸崖古棧道
寧武懸崖古棧道,在山西省城西70公里處涔山鄉(xiāng)張家崖村西的翔鳳山上,在天然雕塑大走廊內(nèi),創(chuàng)建年代可上溯到唐朝貞元年間。古籍記載:棧道為連通多座山峰上的寺廟而筑,原長42華里。近年修復2華里供游人參觀游覽。棧道在峽谷陽面的懸崖絕壁中間,對面是茫茫林海。游人可從小石門村后上棧道,沿絕壁中間行進,過鐵索吊橋過大石門天塹,再沿棧道前行,通過搖擺柱,進了懸空寺仙人洞,然后經(jīng)過陳列懸棺的巖洞,過龍王廟,最后從棧道式懸棺群旁邊下到谷底。
7、汾陽官遺址
6、汾源水利風景區(qū)
汾源水利風景區(q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景區(qū)山水風光鐘靈毓秀,人文景觀光彩照人,自古享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酷愛游山玩水的隋煬帝在汾源留下了他游獵避暑行宮群落的遺跡。近百萬畝原始次森林,蒼翠欲滴,林間珍禽異獸更增添無限生機;神奇的萬年冰洞可稱世界奇觀之精品。景區(qū)山水風光鐘靈毓秀,人文景觀光彩照人,自古享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酷愛游山玩水的隋煬帝在汾源留下了他游獵避暑行宮群落的遺跡。
5、寧武縣暖泉溝水利風景區(qū)
暖泉溝水利風景依托暖泉溝流域生態(tài)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開發(fā)而成的一處集觀光、游樂、休閑、避暑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水利風景區(qū)。位于黃河二級支流――三晉母親河――汾河的發(fā)源地,總面積47.7平方公里。境內(nèi)峰巒疊翠,群湖珠聯(lián),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既有北國草原風光之壯美,又具江南水鄉(xiāng)之風韻,為晉西北寧武縣旅游園中的一朵絢麗奇葩。置身其間,游人不僅可以觀賞山西最大最好的水保生態(tài)工程之浩大和效益,又可盡享游樂避暑之清福與妙趣。
4、寧武汾河源頭景區(qū)
汾河源頭位于寧武縣東寨鎮(zhèn)西北約1公里處,源頭處是一個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個大字“汾源靈沼”,石壁中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汾河源頭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的母親河。汾源四周九山匯聚,溪流淙淙,亭臺樓榭,風光旖旎。源頭有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靈沼”四個大字,壁上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雷鳴寺、魁星閣挺立樓子山上,沾汾河之靈氣,氣象不凡。自古以來就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
3、寧武天池
寧武天池又名“汾源天池”,位于山西省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海拔1954米的管涔山麓地,是一處高山群湖,有天池、元池、琵琶海、鴨子海、小海子、干海、嶺干海、雙海、老師傅海等大小天然湖泊15個,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處于海拔1771――1849米之間。蓄水量800萬立方米,水深20余米。池里生存著草魚、鯉魚、鯽魚、鰱魚等水生動物。
2、寧武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在山西寧武縣城西50公里處的春景畦鄉(xiāng)境內(nèi),處旅游專線旁,海拔2300米。經(jīng)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xiàn)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2005年,寧武萬年冰洞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中,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筍、冰花、冰鐘、冰佛、冰床、冰掛、冰獸、冰人,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堪稱一個冰的世界。2011年3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1、寧武蘆芽山景區(qū)
蘆芽山景區(q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佛教名山,毗盧佛道場。內(nèi)有300萬年前的國家地質公園萬年冰洞,有中國華北地區(qū)罕見的水平聯(lián)洞型棧道,是世界罕見的生態(tài)基因庫。景區(qū)薈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十大系列的旅游產(chǎn)品,是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國家水利風景區(qū)及中國民間文化旅游示范區(qū)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以蘆芽山(太子殿主峰)為中心,包括馬侖草原、小蘆芽山、萬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懸崖棧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諸多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