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有什么特產,下面為大家介紹鞍山有什么特產。
鞍山有什么特產主要有:
東北大米
海城市出產優質東北大米,米粒外觀整齊白亮,米質口感味濃純正。經國內外糧食主要機構檢驗認定,大米綜合指標“食味值”超過80%以上,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全市水稻面積25余萬畝,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河地區,為我市生產優質東北大米的主要基地。主要品種為遼粳9、遼粳294、沈農606等優質水稻品種。年生產稻米20萬噸。生產優質東北大米15萬噸。主要銷售東北地區。東北大米生產基地內...
岫巖的豬牛羊
岫巖滿族自治縣山多面積大,歷來重視畜牧業的發展,岫巖黑豬、黃牛和絨山羊分別為省地方良種和國寶。岫巖絨山羊體大健壯,素有“大馬羊”之稱,成年公羊平均重55.65公斤,最重80公斤,成母羊平均重35公斤,最重60公斤;繁殖率高,雙羔羊占10%左右,成活率達90%以上;產絨量多,母羊平均產絨420克,公羊平均產絨500克,多的達750克;絨質量好,公羊平均細度為17.4微米,絨長8.75厘米...
感王韭菜
因葉寬、白長、味辛香、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聞名省內外。感王韭萊出于陜西漢中,而多用陜西漢中冬韭萊。1976年引入試用,適于溫室種植,普及面廣,并成為春節上市佳品。感王韭菜主要分布于感王鎮各村及附近的中小鎮等。1989年,感王溫室韭萊發展到近萬畝。一般二年成根,可割三刀,畝產達2000公斤。其特征,葉片扁平、帶狀,根莖粗0.87厘米,葉片寬1.0厘米,單株重15克,有效葉片5~6葉,葉色深綠。漢中冬...
耿莊大蒜
海城耿莊大蒜,蒜頭肥大,辛辣味濃,蒜汁粘稠。搗出的蒜泥可保持一晝夜不泄湯,不變味。19世紀中葉從外地引進,在耿莊鎮薛家堡子一帶栽培,已形成一定規模。到20世紀開始大量栽培。新中國成立后,以海城耿莊鎮大部、東四方臺鎮小部村莊種植為多,種植面積達3000~3500畝。1984年擴大到望臺、南臺部分村莊種植。耿莊大蒜栽植面積已發展到5000~6000畝,產量500萬公斤。1頭蒜平均重50克,最大可達60...
楓葉肉干、肉棗楓葉肉干、肉棗
鞍山市食品公司熟食加工廠生產的"楓葉"肉干、肉棗,于1982年被評為遼寧省優質產品,同年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楓葉肉于是采用精選的鮮凍豬臀尖肉為主要原料,去凈肥膘、結締組織,切成透明薄片,經過鹵漬后再進行烘烤、蒸制而成。因產品色澤與楓葉相似故得此名。其特點是含水量低,色澤深紅光亮,味道純正鮮美,余香繞口,質地柔韌,有彈性,咸中透甜,回味綿長,佐酒尤佳。"楓葉"肉棗,是選用鮮凍豬肉,不帶肥膘、筋鞘和...
美味醬芥絲美味醬芥絲
"虹橋"牌醬芥絲是鞍山市調味品一廠(今為鞍山味邦集團有限公司)1965年研制的新產品。醬芥絲以咸芥頭為主料,以芝麻、綿白糖、辣椒面為輔料,以甜面醬為腕制劑,浸漬15天而成。這種菜醬香氣濃郁,麻辣柔和,質地脆嫩,咸甜可口。它的蛋白質、糖、維生素、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一般蔬菜。醬芥絲采用塑料復合膜真空包裝,具有美觀大方,經濟實惠,方便衛生等特點。1986年被評為遼寧省優質產品,并獲遼寧省食品協會"美食杯"...
小白皮酥
小白皮酥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傳人海城,延續至今。這種糕點外皮為水面油酥,內有餡心,屬于季節性生產品種。其特點:皮酥餡香,入口酥軟,層次分明,色澤潔白,花樣繁多。小白皮酥用料考究,制作精細。皮料為面粉,餡料用熟面、白糠、豆油、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青紅絲、芝麻拌勻而成。酥料用面粉、大油和成。用文火烘烤,底火稍大,上火要小,烤成白色,熟透出爐。被評為鞍山地區優質產品。
海城餡餅
1906年,海城縣回民馬德昌和漢人毛香倫,分別在縣城火神廟街經營餡餅。馬德昌經營牛肉餡水扎面餡餅;毛德倫經營豬、牛肉鴛鴦餡攪面餡餅。這兩種餡餅都選料嚴格,配料講究,使用上等面粉做皮。豬肉選用前后槽,牛肉選用三權、腰窩、紫蓋。用時令鮮萊做餡。海城餡餅香酥可口,味道鮮香,倍受人們的喜愛。除海城外,沈陽、鞍山等地也有海城餡餅鋪店。
南果梨俗稱安果梨
屬于秋子梨系統,是鞍山地區特產。果重約50克,大的可達200克,果肉細膩,漿汁特多,甜酸適口,有濃烈香氣,含糖量15%左右。1988年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名特優品種。南果梨原產于千山區大孤山鄉上對樁石村。母樹為自然雜交實生苗,至今約有150余年。南果梨是鞍山梨果生產的主栽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