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知名特色美食推薦莜面莜面在河北、山西、內蒙一帶都很流行,是莜麥磨成的面粉。莜面的做法很多,可以做成烙餅、炒面、糊糊、燕麥片、拿糕、丸丸。
莜面
莜面在河北、山西、內蒙一帶都很流行,是莜麥磨成的面粉。莜面的做法很多,可以做成烙餅、炒面、糊糊、燕麥片、拿糕、丸丸,甚至,還能做成方便面!莜面做成的方便面可以直接用溫水或是涼水泡開吃,還可以放點自己喜歡的醬料進去,也就是說,你還可以自制調料包呢。不過莜面不太容易消化,晚上還是少吃哦。
稍麥
稍麥其實就是燒麥,在內蒙一帶非常的流行。這個稍麥跟我們平常吃的燒麥讀音一樣,樣子也有點像,但是差別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一口就能吃出的。稍麥的餡料一般是用的牛羊肉和大蔥,不是糯米,皮很薄,餡也很嫩。外形上,稍麥更像是一朵白色的花,打開蒸籠蓋時,就像是一朵朵盛開的白花蒸騰在熱氣中,十足滴誘人。
羊雜碎
主要原料是羊頭、心、肺、腸、肚、肝等,配料是蔥姜蒜,辣油等。將羊雜燙洗干凈,煮熟切絲,在油鍋中炸好辣面加入雜碎湯熬制紅油,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椒、味精、香菜即成。
辣爽鮮美,熱氣騰騰,適合一般人群,可暖胃御寒,增加食欲,補血益氣。
焙子
主要原料是小麥面,配料是堿,酵母。將面團摻入酵母做成餅,用堿烤制而成。
外脆內酥,香而不膩,配咸菜食用味道更佳。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區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點名品。
新城區羊雜湯
呼和浩特的羊雜碎講究三料、三湯、三味。也就是說從用料到制作再到食用搭配都有嚴格的標準。三料又有主副料之分,主料三紅心肝肺、副料三白腸肚蹄,制作出來的羊雜湯味道鮮美清淡,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雜碎酥爛綿軟,醇香味美,值得一嘗。
烤全羊
主要原料是全羊,配料是蔥姜,花椒,大料,鹽等。將羊全身用調料腌制入味,然后掛起刷上醬油,糖色,再刷上香油放入烤爐內烤制3-4小時即可。
黃紅酥脆,肉質鮮美,適合一般人群,不適合高血壓和膽固醇患者,營養豐富,可補血溫經,健腦益智,美容養顏。
烤全羊是蒙古的名菜,可追溯到河套人時期,后廣受歡迎廣為流傳。
手抓羊肉
基本上說到內蒙,提到草原,不就是這手抓羊肉么?下雨天跟巧克力是不是更配我們不知道,但是草原跟手抓羊肉那是必須配滴。擔心羊肉有膻味而不敢吃的朋友到了內蒙盡管放心,這里的手抓羊肉不膩不膻,味道相當鮮美。吃法上也比較多樣,不過主要是三種,即熱吃、冷吃和煎吃,去了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來。
奶茶
奶茶其實不是外來品,是咱們大北方的游牧民族千年之前就已經在喝的日常飲品,只是后來才傳遍了世界各地,并被以不同的方式發揚光大。蒙古族的奶茶被稱作是草原奶茶,一般都是用磚茶混合鮮奶熬制而成,而且這里的奶茶還會習慣放點鹽進去,所以喝起來還會有點淡淡的咸味,但是奶香還是非常的濃郁。
燜面
燜面的精髓就在這燜上,多是用鐵鍋燜,據說燜出來的面不僅口感更佳,還非常的營養,不會像水煮那樣破壞面粉的營養神馬的。燜面用的面可以是生面,也可以是熟面,只是在燜煮的時間上有點差異。燜好的面可以搭配豆角或是豬肉吃,你要是喜歡的話,也可以加點蘑菇、白菜之類的,混起來吃味道都很不錯。
馬奶酒
世居草原之上的蒙古族人民非常的熱情,每每家中來客人時,他們都會拿出自家釀制的馬奶酒,邀請客人共飲同歡。馬奶酒是蒙古八珍之一,酒性溫和,在古裝劇里我們常常看到男主人公們都是豪氣地拿起皮囊直飲,不過現在去內蒙,一般都是將馬奶酒倒于銀碗或是金杯之中,不過喝的時候還是要干脆點,不要推讓拉扯,不然蒙古人會覺得你是看不起人家的說。
奶皮子
奶皮子是蒙古、哈薩克、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很愛吃的一種奶制品,也是他們宴客或是祭祖時常常會呈上桌的一道美味。奶皮子其實將牛、馬、羊或是駱駝的鮮奶煮熟后,挑下上面的一層臘脂肪,然后掛在通風處曬干而成。做好的奶皮子奶香非常的純正濃厚,一般都是抹在囊上或是放在奶茶里。據說俄羅斯人都是將之當做調味品抹在面包上吃。
油香
油香也叫油餅,是回民的傳統美食。呼和浩特的回民還是蠻多的,在市內伊斯蘭風情街的東邊就有一條回民小吃街,若是去的話,一定要嘗一嘗這道油香。油香也分幾種,有普通的,也有糖油香和肉油香,根據口味不同可以放入不同的輔料。面餅做好后放進油鍋中煎炸也有講究的,有“慢火炸油香,兩面都發亮”的說法,買的時候可以注意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