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知名特色美食推薦生熗條蝦生熗條蝦的主原料是條蝦,配料室蔥姜,辣椒等。先剪掉條蝦的須子和毛爪,用冷開水涮洗干凈,瀝干水分再加以白酒腌制2小時,然后加入 調料即可。
生熗條蝦
生熗條蝦的主原料是條蝦,配料室蔥姜,辣椒等。先剪掉條蝦的須子和毛爪,用冷開水涮洗干凈,瀝干水分再加以白酒腌制2小時,然后加入調料即可。吃起來嚼勁十足,齒頰留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鉀,鈉等營養豐富,每年的清明時節是條蝦的旺季。是佳晏上的佳肴。
生熗條蝦是鹽城沿海地區的名菜,由于長成條形而得名。
首烏糕
首烏糕是江蘇省濱海縣的漢族特色糕類名點。用濱海縣特產何首烏粉制成,味道鮮美,色質透明,可養生,可治白發,已成宴席佳品。
四鰓鱸魚
四鰓鱸魚,是江蘇省有名的特產之一,主要產于灌河中下游,每條多為3-5斤,大的可達數十斤,此魚身呈青灰色,兩側和背鰭上有黑色斑點,實際上也只有兩個鰓,只是每個鰓蓋上又多了一條較深的折皺,外觀好像四鰓,故稱四鰓鱸魚。
奇園蟹黃包
奇園蟹黃包選用鹽城西鄉湖的母蟹蟹黃,和以豬肉包制而成。味道鮮美,汁香四溢,是鹽城亭湖區的名點,歷史悠久,因為奇園的蟹黃包非常好吃,所以以此命名。蟹黃包蛋白質豐富,醇香無比,每年秋季蟹黃較肥,蟹黃包更好吃,老少皆宜。
建湖藕粉圓
建湖藕粉圓用藕粉做外皮,餡心用腌制得糖板油丁加以核桃仁,花生仁等果料混合而成,吃起來清香可口,回味無窮。適合老人小孩吃。
建湖藕粉圓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中葉,有位湖垛出身的御用廚師,精心制作一種帶有民間獨特風味的宮廷點心——藕粉圓子,皇帝吃后大為贊賞。數年后,這位廚師告老還鄉,便將制作藕粉圓子的方法帶回家鄉湖垛一帶并在湖垛傳開,直到今日。藕粉圓細嫩有彈性,呈咖啡色。餡心清甜爽口。營養豐富,有健骨益血的功能。
東臺魚湯面
東臺魚湯面的精髓在湯,主要原料是鯽魚,鱔魚魚骨和面粉,佐以蔥等配料。先用豬油煎透鯽魚然后加水熬成白湯,然后同樣的方法將鱔魚骨熬成白湯,然后把面粉做好的面條放入兩份混合的湯中煮熟撈出撒上蔥花,調上精鹽等即可,香氣撲鼻,垂涎四溢。魚湯面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
相傳乾隆年間,一個御用廚師有一次沒有把湯燒好被逐出宮,他在街上擺攤賣魚湯面為生,被一個面館老板發現并請他在面館中掌廚,由于魚湯面湯白,面香而使來店里食用者絡繹不絕,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今天成為東臺的特產。
燴素魚皮
燴素魚皮是把山芋粉放入沸水鍋中凝成粉皮,撈出后待冷卻,切成長方塊成魚皮狀,然后用雞湯,火腿,雞脯肉等下鍋燒沸,味道鮮美,絲滑爽口。是一年四季老少皆宜的美食,含有膳食纖維等微量元素,去火清爽。
燴素魚皮為清初鹽城兜率寺廚師首創。一直傳承至今成為鹽城的一道特色美食。
醬骨頭
徐州醬骨頭主要原料是大塊的豬脊骨,將豬脊骨在清水中浸泡6小時以上,洗凈以后放入鍋中加上茴香,八角,花椒等佐料大火燒開并燉上1個小時,然后打開鍋蓋燉好30分鐘收汁。入味濃而不膩,滿口留香。
醬骨頭含有豐富的鈣,鐵,鈉等,營養價值很豐富,可促進骨骼生長,防止骨質疏松,是老少皆宜的營養盛宴。
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文登濟世郎中王姓老者偶得醬骨燉湯中藥良方,燉出的骨頭口感甚佳,且滋補強體,佐以自釀燒酒更為一美。王姓郎中不愿獨享,遂開一店“王記醬骨頭館”。自此“王記骨”的美譽日漸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