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吃攤與建筑物里的酒家不一樣,通常設在路邊的空地,傍晚7點到凌晨2點之間經營,簡單的說,是一種室外酒家。
面條是路邊吃攤不可缺少的食品。很多人不是為喝酒,而只為了吃上一碗面條來到這里。
長期以來路邊吃攤已經成為韓國老百姓以及工薪階層排除一天疲勞和壓力的場所。
路邊吃攤的文化起源于七十年代,當時韓國正處于經濟急速發展時期,韓國人不分晝夜辛苦工作,而放棄了自己的余暇和休閑,因此每逢晚上做完工作,韓國人就會借燒酒緩解疲勞(注:燒酒是韓國最典型的酒精飲料。)
直至今天,韓國電視連續劇里表現普普通通的人們歇斯底里狂喊、發泄郁悶之時,或主人公孤獨難耐之時,仍然常常出現喝酒的場面。
避開白天暴曬的日光,夜幕降臨時分,伴隨‘歸心似箭’的車輛疾駛聲以及喧鬧的人群聲,在路邊吃攤前駐足小飲一杯吧。
每家吃攤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湯是一定給的。(喝啤酒可以點魷魚和花生,喝燒酒就一定要喝爽口的魚丸湯。)
跟韓國人一起喝酒的時候,需要注意:1。對方酒杯里還剩下酒的時候,不能倒酒。如果有人給自己倒酒,而酒杯里還有酒時,拒絕或者喝光后再接受。
筋道且清淡的雞珍是路邊吃攤的主要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