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茶酸奶
如果是在牧民的帳房里聽藝人唱述格薩爾王的故事,熱情的主人會給你端上一碗濃濃的奶茶,請你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唱述史詩,那會使人感到更加有滋有味,馨香醉人。
當然,牧民并非只是在聽格薩爾時才招待奶茶。在青海牧區,只要有人走近帳房,主人就會主動打招呼:“確得毛”(藏語“你好”)。然后熱情地歡迎到帳房內做客。待你坐穩,就有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奶茶端到你面前。
酥油糌粑
糌粑”是藏語,意思就是炒面。青海過去主產青裸。這種植物耐寒耐旱,適宜高原氣候。磨出來的面比小麥面黑,但充饑方面遠勝小麥面。當地群眾把青棵炒熟后,在石磨上磨為粗面,即為炒面。藏民叫做糌粑。
糌粑的優點是可以長期貯用,不易發霉,而且只要有水,無火也可食用。在山野之間,有時可以就著泉水、積雪吃。農村的一些小孩到山泉邊,一人在上游將捏成團的炒面放在水里,順流而下,一人在下邊幾步遠的地方等候,一口連面帶水吸入,叫做“下炒面嘎兒”。“嘎兒”就是小面團之意。
平常食用時,碗中盛好奶茶,上邊再放上糌粑、酥油、曲拉(牛奶分離出后的于渣)以及白糖等,然用拌勻,捏成小團食用。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帶有濃郁的原始色彩的地方風味吃法。先是將羊肉連骨頭剁成塊,放在鍋里用涼水煮,沸滾時去掉渣沫,再加鹽、花椒等。肉熟后撈在盤子里用手抓吃。手抓羊肉必須是帶骨頭的,否則不算手抓羊肉。吃時,蘸上蒜泥、辣子、醋等。這是農業區的吃法。
青海牧區吃手抓羊肉更為原始。牧民們宰羊甚為干脆利落,不一會兒便將羊肉剁為小塊,放入鍋內加鹽而煮,鍋一沸滾即可帶血而食。在外地人看來,血色尚未褪去,好像還沒熟,而牧民們吃得香噴噴的。其實這時的羊肉維生素等尚未破壞,而向已基本煮熟,吃著香嫩,而且營養豐富。
烤羊肉
主打:新鮮羊肉
制法:將羊肉切成小塊,串在鐵扦上,放在烤爐上焙烤,在烤得過程中放上精鹽、辣面、胡椒粉等佐料,并不停地翻動。
特點:香氣四溢、肉味鮮美,現在還有烤蹄筋、烤腰子等,原料多是就地取材,營養更為豐富。
爆燜羊羔肉
主打: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
制法:將羊羔肉切成小塊,先入油鍋爆炒,再加入面醬、辣面、姜粉、椒粉、精鹽等反復烹 炒,最后加入少量涼水,封鍋慢煨,水干肉爛即成。
特點:新鮮羊羔肉細嫩酥軟,加上精心烹飪,香辣味美,不愧高原一絕。
推薦時間:游客應注意只有春秋季節的產羔期才能有機會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