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古今飲食中,榆錢是一種美味的風味小吃。《齊民要術種白楊》第四十六記載:崔實日:“二月榆莢成,及青,收干以為旨蓄。”色白,將落,可做瞀就是榆醬(見《說文》)。中見榆醬是榆實做成的。
《食療本草》殘卷中對榆莢的食療作用記載較詳:“榆錢性稍辛,能助肺氣。殺諸蟲、下氣、令人能食,又心腹間惡氣、內消之。陳滓者久服尤良良。”當今敦煌地區,民間雖未用榆錢做醬,但仍有二月(公歷四月初)采摘榆錢蒸熟吃的風俗。每年4月初,是榆錢成熟的時候,家家戶戶采摘一籃青榆錢,摘掉蒂,篩選干凈,再用清水淘洗兩遍,瀝干,拌面粉蒸熟食用。
制法:
(1)先將摘洗凈的榆錢倒入盆內,再將面粉倒入盆內,加入精鹽1.5克、花椒粉3克和榆錢面粉拌均勻備用。
(2)鍋坐火上,加水燒開,將拌入味的榆錢入籠屜蒸15-20分鐘取出待用。
(3)火上坐勺放入豬油70克,待化開后加入切好的蔥花煸炒,然后放入蒸熟的榆錢翻炒、邊炒邊加胡椒粉2克、精鹽2克、花椒粉4克,炒至微黃出勺即成。
特點:澤綠中透黃,形如滿盤金錢,鮮咸清香,軟嫩適口,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