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草烤魚
主打:白鯽魚
特點:將處理好的白鯽魚加蔥、姜、蒜、青辣椒、芫荽、鹽腌制,然后喃咪(傣語,意為“酸菜”等)放進魚肚子里用香茅草葉捆好,用竹片夾涂抹過豬油的魚置于炭上烘烤,即成。香茅草烤魚鮮香酥脆,食之微辣回甜,食欲大增,其乃傣家招待賓朋的必備佳肴。
苗族酸湯魚
主打:特制的酸湯、魚
特點:酸湯魚為苗家的美味佳肴之一,其制法簡單、湯鮮味美,而由其衍生出的酸湯鴨、酸湯雞等也風(fēng)味別具。“酸湯”系列菜肴的特色之處便是這酸湯了,以文火加熱加入少量的面粉和淘米并不斷攪拌,沸騰時將其倒入土壇中封存發(fā)酵4-6天,酸湯即成。
牛癟與羊癟
主打:牛、羊肉
特點: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將過濾干凈的牛羊胃液加入,如此便成牛癟和羊癟。烹制好的牛癟與羊癟為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東南少數(shù)民族視為待客上品。
社飯
主打:糯米、粘米
特點:將糯米、粘米拌蒿菜嫩葉、花生、豆腐、臘肉等蒸熟即成社飯,其乃鎮(zhèn)遠、三穗、臺江、劍河等縣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家家必備的祭祖食品,為地道的黔東南特色美食。
鎮(zhèn)遠道菜
主打:青菜
特點:相傳其為鎮(zhèn)遠青龍洞廟內(nèi)的道士所創(chuàng),故名“道菜”。鎮(zhèn)遠道菜以其儲藏年代久,色、香、味佳而深受廣大食客所愛。以其炒肉、蒸肉和煮湯味道甚美。而當小兒出牙、牙齦發(fā)白泡時,用其擦拭則會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