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的特色小吃美味多樣:咸的有海南粉、豬腸粉、豬血湯、腌菜、豬腳飯,甜的有甜薯奶、九層糕、地瓜湯、清補涼等等。這些美味大多都藏身老街中,如竹林里內西江一帶的九層糕、腌菜、豬雜湯,新民西路的雞飯、解放東路和平影院對面的海南粉、解放西路百貨大樓后面的豬雜海菜、博愛南路的牛腩飯……漫步于老街騎樓間,常常會聞到一股股香味,讓人忍不住想去大快朵頤,細細地品一品。
海南粉
到海南旅游請別忘品嘗一下既地道又實惠的海南粉。其吃法有點類似北方人的“涼拌”,海南人叫“腌粉”,即在制好的米粉上加上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蔥花、肉絲、香油、酸菜、香菜等。正因為海南粉的細,所拌的料才能入味,經拌勻后其味醇香撲鼻,余味無窮。吃后再加上一勺用海螺煮的海螺清湯,更是鮮香無比。
雞屎藤粑仔
雞屎藤粑仔是海南米粉小吃中的另類,一是名字起得怪,聽起來就讓人大倒胃口,二是樣子也很怪,看起來讓人又倒胃口,不過這東西確實是好吃又健體!是在米粉中加入一種生長在海南的叫“雞屎藤”的植物,且其味有如雞屎而得名。這種植物在中藥中也常使用,據說有清熱解毒、滋陰壯陽、養血保胃之功效。
曲口海鮮
曲口位于海口市東寨港,以出產海鮮盛名久負,而青蟹、血蚶、蠔、對蝦為最佳。所產青蟹一般每只重達0.5公斤,與著名的和樂蟹有得一比。曲口海鮮的對蝦有墨吉對蝦和斑節對蝦,以體大、味美而著稱。蠔的食法炸、燒皆宜,而鐵板生蠔更有風味。
海口甜薯奶
海口甜薯奶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小吃,雖然它的名字里有個“奶”字,但是不含有一丁點牛奶。之所以叫甜薯奶,是因為它煮熟后,米團細滑可口誘人,湯汁濃白像牛奶。海口甜薯奶有兩種:一種是甜的,一種是咸的。
石山壅羊
石山壅羊產于海口石山地區,圈養,飼以石山(屬死火山)地區經過挑選的“羊草”,使之皮細肉嫩,不膩不膻。壅羊的食法有湯涮、白切、紅燜扣羊和藥燉,以羊肉火鍋最為有名。剁羊骨成塊,熬湯,湯中配以鮮筍和酸菜,將皮肉薄片燙煮,肉香皮滑,其湯酸甜宜人。
四寶瓊山豆腐
四寶瓊山豆腐是海南傳統名菜。“豆腐”,并非豆制品,而是以雞蛋清泡制,狀如豆腐腦,潔白嫩滑,配以上鮮“四寶”,味極鮮美。因最早出自瓊山廚師之手而得名。
海南清補涼
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花生、空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塊為主,有的還有椰奶、椰汁等多種配料組合而成,加入冰塊,清涼可口。
瓊州椰子盅
瓊州椰子盅為海南特產名菜,用鮮椰子為盅,配多種輔料,精燉乳鴿而成,曾在1988年第二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中獲金牌獎。椰子盅外表潔白,圖案清新,鴿肉鮮嫩,湯液乳白,椰香撲鼻,入口潤滑,海南風味突出。
海南齋菜煲
海南齋菜煲是海南民間傳統菜。齋菜,原為道家、佛家烹飪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菜及豆制品為主的素食菜肴,故有素菜之稱。傳統的海南齋菜中配以黃花菜、腐竹、粉絲、南瓜、大薯、豆角等蔬菜加以配料,鮮滑的粉絲入口滑嫩,腐竹松脆柔軟,加上南瓜、豆角和大薯的鮮味,煲一開鍋,可謂香飄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