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把夜市專門排為一類,是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許多攤主也注意提高自己的技術來適應顧客的需求,形成了許多有特色的小吃,很有三門峽特色。我是非常喜歡在夜市里吃東西的,雖然那里的衛生條件有待改善,但是那里輕松熱鬧的氣氛是一般飯店難以匹敵的。三五知己,對酒高談,何等的快意!
一)、文化宮夜市
這里的也是歷史最早,規模最大,食品品種也最全。這里很多的攤子都擺了許多年,之所以常立不倒,肯定有它受歡迎的地方。基本上這里的東西都可以吃的很順口。以前沿街擺攤,現在換進在文化宮原址新建的大棚里了,條件有所改善。我比較常吃的有:老彭家的漿面條、秦記豆面條、劉記麻辣面、眼鏡炒米炒面、老彭家旁邊的那家杏仁茶、老彭家的餛鈍和小茴香煎餅、老左烤肉、鐘記和海王府的炒海鮮、瓦罐米線、炒面王的炒面和炒米等,涮菜和牛肚其實每家都不錯,張記、胡記和胖妞是我比較常去的。夜市的火鍋也很不錯的,圈子比較著名。雖然換了順序,但喜歡吃的基本沒有變。
二)、茅津路夜市
就在老電業局的路口,很多人習慣叫他電業局夜市,現在也搬進旁邊的富達市場里了。這里比較著名的東西是麻食,是一家陜西人擺的攤,味道很鮮美,我個人認為是我所吃過的最好的。那里的哨子面也很不錯,有兩家,都可以。我和高原孤鷹第一次驢行回來就是在這里FB的,天池山回來也是在這里。這里有一家羊肉串也很OK,不過我不記得它的招牌和字號了。其他東西也可以,不妨也嘗嘗。這里比起文化宮來說,比較靜些,東西也很不錯,比較喜歡去這里。
三)、二中夜市
現在的二中夜市已經遷到前進市場了,但依然有幾家老攤子留在了原地,租了房子,開始登堂入室了。留下來的有阿熊炸雞頭、大胡子烤肉、老朱炒海鮮等幾家,還有一家面館,基本上都是夜市里的精華部分,有時間去嘗嘗啊。
原來市一小的夜市也興旺了好幾年,但后來北遷到了二中,原來的繁華隨風而卻了。現在只留下了一家老彭烤肉店,在一小的斜對面,生意興隆得很,冬暖夏涼,是個好地方。推薦那里的燴面和熗鍋綠豆面,燒烤也很棒。
四)、六峰夜市
這是今年新開的,就在西下環的坡底下,文明商業街的北面,那有條小路,進去就是。
今年夏天比較常去,一則順路,二則高原孤鷹這個FB分子的辦公室就在左近。我感覺比較值得推薦就是豆面條,嗆鍋的,也好吃。這里還經常有個推車叫買羊蹄的,風味也佳。其他的東西都不錯,但談不上突出,吃著也行。今年開始明顯覺得生意興隆了,不過風味并沒有隨之提高。
五)、甘棠路夜市
這個夜市是個新銳,雖然沒開幾年,但生意火爆。不過這里值得推薦的東西主要在一家,就是路口的烤月牙脆,其實就是脆骨,十分出名。旁邊還有一家炒面也不錯。其他沒怎么吃,不敢斷言。
六)、澗河夜市
這是今年夏天新開的夜市,在六峰橋下新建的澗河大堤內,位置不錯,不過味道不怎么樣,需要假以時日提高水平,打出名聲。
市區比較出名的的夜市還有永興街夜市、虢國路夜市和前進市場夜市,但因為不常去,沒有足夠的實踐,沒有發言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