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五羅
“三花”——是鰲花、鳊花、鯽花三種魚的合稱。鰲花,肉細嫩,味美上口,少刺,體重可達5公斤多,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鳊花,肉質肥嫩,脂肪含量亟其豐富;鯽花,日用來燒湯或清蒸食用,也是產婦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藥。
“五羅”——是哲羅、法羅、雅羅、同羅、胡羅五種魚的合稱。哲羅是涼水性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是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肉質細密,可做餡包餃子、燴魚片等;法羅,比哲羅小,但習性相似,肉鮮美宜做湯;雅羅、同羅、胡羅,都屬小型魚類,最大一盡多長,這幾種魚物美價廉,是城鄉人民喜愛的佳肴。
山野菜
在小興安嶺的密林深處,生長著蕨菜、黃花菜、黃瓜香、薇菜、山芹菜、刺嫩芽、猴腿菜等大量的山野菜。由于山野菜不受空氣、化肥、農藥的污染,沒有傳染性病菌和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份,系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鱘魚
鱘科大型魚類。一般重10公斤,大者可達150-200公斤。魚口較小,唇有皺褶,形似花瓣,吻腹面生有若干疣狀突起;背部為深褐色或灰棕色,腹部為銀白色,肉質肥美細嫩,魚籽非常名貴。與鰉魚均為黑龍江省特產魚類,鱘魚是典型河道魚類,以黑龍江上、中游較多,烏蘇里江、松花江也有分布
方正珠河扒肘子
方正珠河扒肘子是一姓任人家祖輩遺留下來的一道菜。起初只是在逢年過節時將肘子燉熟,剃骨切成片,撤上些鹽、醬油等。到了1979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肘子的次數也不斷增多,配料的種類也不斷增多,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肘子。1985年任家開飯店,扒肘子又做為一道菜擺上了餐桌,由于味美,吃的人日漸增多,在社會上廣泛流傳開來。現在哈爾濱市縣區內,大興安嶺等地都小有名氣。
灘頭魚
鯉科溯河洄游性魚類,學名亞細亞陸魚,又名三塊魚,因產于綏芬河又稱綏芬河灘頭。灘頭魚生在河里,長在海里,是鯉科唯一生活在海里的魚。每年分三批從日本海游入綏芬河繁衍后代;4月初游來第一批,魚身兩側各有一條桔紅色條紋,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稱金灘頭;5月第二批,體側條紋為銀白色,稱銀灘頭;6月第三批,魚身條紋濃黑,稱黑灘頭,數量比前兩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