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嗎?不認識吧?告訴你這個是美味!嚇一跳吧?哈哈。這就是今天的主角:蝦怪。名副其實對不對?夠怪的!其實,許多外地來大連的游客不敢下嘴的這蝦怪就是我們在書上常常讀到的寄居蟹,大連人叫它蝦怪,而在其他地區卻被叫做‘白住房’、‘干住屋’。寄居蟹常寄居在香螺(大連人俗稱海螺)殼內,殼是它的保護物,平時負殼爬行,受到驚嚇會立即將身體縮入螺殼內。一個合適的空殼對寄居蟹是非常重要的,空殼除了保護身體使它得以成長之外,還能夠提供給寄居蟹以下的好處:避免受捕食者所捕食,爬行時能保護柔軟的腹部,避免受缺水、溫度及鹽度變化的影響以及保護雌性寄居蟹的卵團。另外,住過小的殼會使蟹的生長受抑制;但是住在過重、過大的殼所花費的能量較多,會影響個體的成長,行動也會變得比較笨拙。而當寄居蟹身體狀況不同(長大了、抱卵時等)或環境改變,原本合適的家又變得不適當了,因此它時時要為住處而奔波不已,這可由寄居蟹一見到貝殼或類似的物體就立即趨向前去探究一番而知。
寄居蟹的營養基本與對蝦相似,大螯的肉味很鮮美,同時,其后端的消化腺、生殖腺等內臟(老百姓俗稱“肚兒”)也能夠食用。小的寄居蟹還可作家禽飼料或釣餌。同時寄居蟹可制中藥。這蝦怪雖小,但也絕對是大連海鮮美食浩浩蕩蕩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沒吃過蝦怪那你還不算個吃海鮮的行家。不過這蝦怪雖怪,吃起來卻也簡單,如果自己DIY的話,就是這么幾步,首先,洗洗干凈,然后大火蒸10分鐘,顏色變紅之后再蒸3分鐘,再然后,再然后就開動吧,哈哈!不過如果你夠生猛、蝦怪夠新鮮的話,可以蘸著加了姜絲的陳醋或者辣根吃,那吃起來,用咱們大連話就是:“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