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美食既具有正宗的川菜特色,取材廣泛、味重香濃,又將神秘的古蜀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孕育其中,可謂風格獨具,尤以劍門豆腐最有特色,不僅是美食佳肴,而且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大餐。到劍門觀光,不品嘗劍門豆腐,絕對是一大遺憾!
“核桃餅”、“蒸涼面”和“酸菜豆花面”被譽為“廣元小吃三朵花”。核桃餅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再把椒鹽涂抹在發(fā)酵面上,做成茶杯口大小的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核桃餅。若搟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核桃餅”松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廣元蒸涼面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大米淘洗干凈后,用清水浸泡一天,再加1/10的大米飯,用打漿機或石磨磨成適度稀漿,放入有紗布的蒸籠蒸熟。晾冷后折疊切成細絲即成。這種涼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nèi)放涼面,倒入醬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蒜泥,攪拌后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涼面辣得人臉紅嘴發(fā)聲,但吃得有滋有味。酸菜豆花面,是在碗內(nèi)放紅油,湯中和著面條,再放入酸菜、豆花,其味道清香可口。酸菜豆花面對胃酸少的人有治療作用,還有解油開胃的功能。
女皇蒸涼面又叫“夫妻米涼面”,有這么一個傳說。相傳,唐朝高宗時,工部尚書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則天原名),14歲時,就被唐太宗選入宮中為才人。當時因君命難違,她不得不離開她自小青梅竹馬的情郎哥常劍峰。武媚娘在幼時讀書之余,常和劍峰一起游河灣,而河灣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們每次游河過灣,總要到削面店吃上一碗。因此與店老板混得熟了,經(jīng)常邊吃邊淡論面的制作,一段時間后也對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后來,他們想夏天要是吃一種涼面該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師傅一起試驗,終于用米漿研制成了一種柔軟可口、綿韌不粘的米涼面。媚娘和劍峰高興得抱成了一團,削面店師傅見此情景,便打趣這一對小情人: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涼面吧”恰巧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涼面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傳開,成為當?shù)厝巳藧鄢缘牡胤矫。后來,媚娘去了京都長安。雖然她與常劍峰終未成夫妻,但夫妻米涼面卻被流傳下來。后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制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