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蠣煎
蚵仔煎(閩南話為ǒuā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于泉州,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
提起蠔仔煎,民間有“土地婆,不吃蠔”的傳說。據說,土地公原世上人人一樣富。土地婆生氣地說:“世界上人人一樣富裕,咱們閨女出嫁,就沒有人給抬轎子啦,要讓富的富頂天,窮的無寸地。”人們恨透土地婆。聽說土地婆不愛吃蠔肉,偏在她誕辰時用蠔肉和番薯粉制成“蠔仔兜”供她,表示報復。從食譜發展看,“蠔仔兜”,就是“蠔仔煎”的前身。
廈門的蠔仔煎選用的是黑耳白肚,個頭小小的海蠣珠,味道很是鮮美。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后,再攤上打散的蛋液,一道煎熟。起鍋時,撒點胡椒,放點兒香菜,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好吃的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