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剎開元寺,東西兩座塔,泉州西街是旅人必到的景點之一。“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每逢農歷二六勤佛日,西街上擠滿善男信女。
點擊查看下一頁
平日里,旅人們游走在騎樓之間,信客在香火彌漫中祈禱,孩子們嬉鬧著上下學,老人們在廣場上曬著暖陽,沿街商販的辛勤叫賣...
朝氣夕落,市井本真的生活,西街上一直都有。
在西街尋覓美食
1、老記面線糊:西街17號(近中山北路)
推薦理由:佇立在西街和中山街交界處的老記面線糊,把它作為尋味西街老字號的第一站,最合適不過。
點擊查看下一頁
柜臺里擺滿了大腸,鹵蛋,醋肉,豬肝,蘑菇……豐富的配料任意挑選,推薦醋肉和大腸的經典搭配,再加一份油條。面線糊而不爛,把油條浸飽面線糊里再吃,才夠飽足!
面線糊:大腸加醋肉13.5元/碗油條:1.5元/份
往下走,多是小店,店門口支上幾塊板子,墻上頂上釘子,層層疊疊擺滿各式年節糕菓。
沿街有著各式傳統炸物小攤,走上十步就能有一家。哪一家最好吃,云兒可說不準,哪一攤人多就湊上去試試,踩雷的幾率會小很多噢!
亞佛潤餅店:西街165號
西街上大名鼎鼎的老字號,非亞佛潤餅店莫屬。
點擊查看下一頁
百年經營,傳承三代,亞佛潤餅皮無疑是老泉州人對古早味最好詮釋。“舌尖上的中國”也曾到此拍攝,人氣自然是旺,門口排隊的人總是絡繹不絕。
點擊查看下一頁
打包餅皮可以回家包潤餅春卷,路過想吃的也可以買一份店里現做的迷你潤餅,有蘿卜餡和芋頭餡可以隨意選擇。
潤餅人均10元
西街旁支的小巷美食臥虎藏龍,裴巷內的康莊滿煎糕就是其中之一。藏得這么不起眼,能找來的除了街坊鄰居,也就是懂行的吃貨們了。
康莊滿煎糕:西街裴巷14號(6:00~12:00)
老板老張和妻子30多年一直在這里做著滿煎糕,為了守住這份古早味,沒敢亂擴張,攤餅的鍋還是燒著蜂窩煤。
攤涼的滿煎糕,切成三角形方便食用,有兩種口味,最常見的加紅糖,也有升級版的加冬瓜湯和花生末的可以選擇。
紅糖版12元/片,升級版16元/片
許多朋友逛西街,走過了開元寺便止步,以為已到盡頭,其實不然,邁過新華路進入西街的后半段,西街的全貌才真正揭開。
兩邊街道依次攤開,食雜店、蔬菜店還有各種糕菓店...琳瑯滿目,藏著不少老泉州都愛的老味道。
孟氏食品老店:泉州市鯉城區西街349號
孟氏食品老店,就開在西街后段這。憑借一招麻花里加蒜蓉,誕生的“蒜蓉枝”成了泉州人最愛的麻花口味。
酥脆的蒜蓉枝,帶著蒜蓉香,吃起來很讓人上癮。蒜蓉枝一根1元,也有整包裝的。除了蒜蓉枝,還有寸棗之類的油炸小點,配上一壺鐵觀音做下午茶很合適。
蒜蓉枝1支1元,寸棗1包6元
西街賣糕菓的店鋪十分之多,但大多都是包裝好的,云兒推薦這家碗糕店,能買到現蒸的碗糕,熱乎乎的直接買來吃很方便。
老面手工饅頭碗糕:西街基督教泉西堂附近
小編的時候臨近春節,店門口常常被叔叔阿姨們圍得水泄不通,老板要一直忙到晚上六點多才能收攤關店。
店里的碗糕有紅糖和白糖兩種口味,蒸的容器也有分紙杯裝和缽杯裝。偏愛缽杯碗糕,缽杯能更好的鎖住碗糕的水分,吃起來不會有干松的口感。
碗糕1個1.3元
這里還有一家不得不吃的小店,已有無數吃貨要求情報局來探,可惜云兒趕到的時候,老板居然回家過年了...這碗令人魂牽夢繞的扁食,只好聽下回分解了!
古早味新傳承
不變的是泉州情懷,不光這些老字號,西街里還有許多熱愛泉州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泉州古早味道。
十八芝:西街開元寺紫云屏后芥子書屋旁
這家名為“十八芝”的糕點鋪子藏在開元寺對面紫云屏后頭的小巷里,緊挨著芥子書屋。暖黃的燈光映在巷口,很好找。
碰巧遇上正等待客人的老板,身著灰褂隱于西街,沒有一絲違和感。老板推薦店里的冰餅,據說是找了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用自家秘方制作的。
沒有使用薄荷冰片,單純用了綠豆、豌豆和蠶豆,精妙的比例讓糕陷自帶天然的冰涼感,綿潤香甜。包裝也極具設計感,特別適合作為伴手禮送人。
除了冰餅,店里還有咸豆沙、芝麻粩花、花生粩花和貢糖這些泉州人愛吃的傳統甜點。
冰餅(六塊裝)30元;粩花(六塊裝)28元
吳氏手工麻糍:西街119號
西街上這家新冒出的小店,人氣旺得不要不要的,路過幾次店門口都擠滿食客。老板說:不亂說是什么老字號,到現在就開了三個月。
小店裝修十分簡單,賣的吃食也是。只有一樣——手工麻糍。每一個都是現包,沒有花里胡哨的口味,手工揉捏的糯米團子裹上芝麻粉和脆皮收口包緊,在花生粉里滾上一圈,就成了。
由外至內,先甜中甘再一層甜一口脆,口感十分豐富。糯米團的部分恰好中和了花生和芝麻的甜,吃完不會覺得甜膩。嘗過就知道它為何如此受歡迎!
手工麻糍1個3元
豆花媽媽:西街鐘樓北一區29號
豆花媽媽也是很多吃貨一直向云兒推薦的。在西街開了也有兩年多了,店面從鐘樓邊搬到影劇院旁邊。
點一份大綜合豆花,豆花量足爽滑軟甜。可以任選4樣佐料,蓮子薏仁葡萄干或者紅豆水果珍珠西米這些經典配料都有,一份足夠兩三個女生一起分享。
大綜合豆花13元/碗
逛街吃喝
這里不輸大商圈,西街作為繁榮老街的象征,各式古早味的堅守沒有阻礙年輕態美食的進駐,年輕人在這里逛街吃飯,不僅有老味道,各式新奇新味也能一并囊括。
甜丫丫西點:西街鐘樓北一區19號
這家甜品店在西街開了也好多年了,每次路過也是排了長隊。站在柜臺能聞到烘焙的香甜。
常見的蛋撻蛋糕都有,但最熱門的還是奶油泡芙。松軟的外皮里擠滿奶油,口味對得起價格,作為休閑的零嘴正合適。
泡芙人均10元
阿萍壽司:西街肅清門小廣場旁
在桂壇巷知名度no.1的阿萍壽司在西街也開了分店,就在肅清門廣場邊上。桂壇巷是阿萍姐姐在負責,阿萍本人在西街這邊經營,口味自然不會變。
推薦拼盤,綜合拼盤的口感偏甜,組合拼盤符合大眾口味。而且價格也很合理,12至25元不等的價位,吃到你胃撐。
卷類壽司人均15元
載沅家炒酸奶:西街60號
在西街清一色老店鋪中,一眼就能發現了這家炒酸奶,粉粉的店面很吸引小女生。
有三種牌子的酸奶可選擇,不差錢可以點安慕希,云兒試了一下光明酸奶,價格實惠味道也不錯。酸奶冰片入口脆,瞬化后恢復酸甜的味道,帶著涼意沁入口腔,冬天里吃起來很是帶勁!
草莓甜心16元/份
美好生活小酒館:西街139號
逛累了想停下來稍坐歇息,不妨走進這家隱蔽的小酒館。在西街上的一條小巷口,進門的人內心的“文藝之魂”都會被點燃。
閩式小宅內,創意改裝一番,堆砌各式舊物,別具一番風情。白日幽靜,晚上不時有樂隊演出,云兒打聽一番,這家小酒館開業也有6年之久,想必其中藏著許多美好的人和事。
可以落座的地方各有各的風格,榻榻米或者高背椅隨意選擇,點上一壺熱茶,低聲閑談。窗外就是尋常人家的院落,可謂悠閑愜意之極。
蜂蜜柚子茶人均20元
當然,西街的美食不僅僅只有上述這些。更多藏得更深的古早味,還有各式菜系新奇異國料理,等著吃貨們自己來逛吃逛吃才夠味呀~
西街交通指南:
公交車出行:乘坐2路、2路夜班、41路、201路、208路至“城西路北段”站下即可。
小黃車出行:肅清門廣場有停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