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的特色美食。鳳陽釀豆腐是用嫩豆腐為原料切成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等,裹上雞蛋粉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澤奶黃,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又名為“洪武釀豆腐”,是安徽江淮地區的傳統名菜,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等特點。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江淮地區漢族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咸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
鳳陽釀豆腐的歷史故事:
相傳,當年朱元璋來到鳳陽城內,饑寒交迫的他路過一家飯館進去乞討,朱元璋正要被店家趕出門時,被兩位好心的客人留住,請他喝酒吃飯,這家店的招牌菜便是“鳳陽釀豆腐”。席間,他一口氣連吃了六碗釀豆腐。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雖然過上了奢侈的帝王生活,卻沒有忘記過去,面對無數美味珍饈,他想起了當年乞討時吃的那六碗釀豆腐,于是派常遇春尋訪到這家飯館,并從鳳陽將制作這道豆腐菜肴的廚子招進宮中,專為他燒制這道豆腐菜。由于這道菜深受朱元璋的喜愛,幾乎每天都吃,于是宮中每逢大小宴席都用此菜宴請賓客,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被到為“貢菜”。后人就以帝號為之命名“洪武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的做法:
原料:絹豆腐、肥瘦豬肉(比例為6:4)、河蝦仁、雞蛋清、蔥姜汁、紹酒、鹽、姜末、蔥花、白糖、白醋、番茄沙司、山楂醬、干生粉、濕淀粉、豬油、麻油。
做法:
1、先將肥、瘦豬肉和河蝦仁洗凈,倒入家用粉碎機內,加雞蛋清、蔥姜汁、紹酒、鹽和干生粉,再加少許清水攪打成泥茸狀撈出待用。
2、取雞蛋清放入干凈的碗中,用干凈的筷子用力攪打成泡沫狀,加入適量的干生粉,再攪拌均勻,即成蛋泡糊待用。
3、將絹豆腐取出放在砧板上,先切成正方形的長條,再切成約0.5cm厚的片,每兩片豆腐中間放入豬肉和蝦仁打成泥茸狀的餡心,即成豆腐坯。
4.鐵鍋置于中火上,燒熱后加入豬肉,當油溫升高至五成左右時,將豆腐坯均勻地包裹上蛋泡糊,逐一下鍋,炸至呈淡黃色時撈出,待油溫升高至六七成時,再下豆腐坯進行復炸至外皮呈金黃色時撈出漏油裝盆。
5.鐵鍋留底油,下姜末、蔥花爆香,加水、紹酒、白糖、番茄沙司、山楂醬、鹽、白糖,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澆在豆腐上即成。
特點:色澤奶黃、鮮美可口、味似櫻桃、外松內嫩、鮮美清爽。
溫馨提示:
豆腐營養豐富,是東方人最好的養生食品,也許正因為如此,戎馬半生的朱元璋享年七十有余,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壽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