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把馬鈴薯作為富民產業來抓,不斷增加投入,改善科研環境,強化科技培訓,開展高產創建,拓寬營銷渠道,使馬鈴薯由自產自食的傳統產業變成年產值數億元的大產業。
今年,會澤縣種植大春、小春馬鈴薯61.6萬畝,總產量可達130萬噸,按當前市場價計算,總產值可達7億多元,全縣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800多元。馬鈴薯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提高了群眾科技素質,加強了與外界的交流,拓展了群眾的視野。
多年來,會澤縣把馬鈴薯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加以重點培育和發展,在加強新品種自主選育的同時,積極與省、市農業院校交流合作,成功選育了享譽西南地區的“會-2號”、“合作88號”兩個馬鈴薯主打品種和
“合作001號”、“合作002號”、“合作003號”等優良馬鈴薯新品種。該縣大力提升農產品內在品質,結合國家第四批、第五批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縣城內建成占地11畝的馬鈴薯繁育中心,為馬鈴薯研發提供全方位服務。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該縣已成為中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馬鈴薯種薯基地縣,在馬鈴薯主產區大橋、火紅等鄉(鎮)建立了15萬畝標準化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生產的優質馬鈴薯種薯除供本縣群眾生產用種外,還遠銷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等省市(市、區)和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會澤大洋芋 云南 會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會澤縣境內的金鐘鎮、者海鎮、娜姑鎮、迤車鎮、樂業鎮、礦山鎮、大井鎮、待補鎮、馬路鄉、紙廠鄉、大橋鄉、五星鄉、火紅鄉、雨碌鄉、魯納鄉、老廠鄉、田壩鄉、上村鄉、駕車鄉、火紅鄉、新街鄉21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3°03′00〞~103°55′00〞,北緯25°48′00〞~2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