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水族的服飾受周圍漢族的影響,逐漸演變。歷史上“短衣長裙”,民國后已逐步易裙為褲。早年用“火麻”自織自染麻布衣物,現在已普遍改用機制布料。衣著喜歡青、藍、黑、白色,相互配搭,顯得淡雅素潔,很有特點。
婦女服飾較有特色。普遍是上衣右開襟,襟沿鑲花邊,頭包長布帕,腳穿繡花鞋。已婚女子胸佩繡花長圍腰,發售打成螺旋形,外套馬尾毛編織成的發套。未婚姑娘則系半截小圍腰,頭發梳成一束打成盤,外包黑、白頭帕。平常手戴鐲子耳戴環,遇上結婚大典或喜慶節日,有的還要佩戴銀(銅)項圈、篦子、玉簪等。
男人的服飾較為簡單,中、青年上穿對襟短衣,下著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右開襟長衫,而無論老少出門都以布帕纏頭,民族特征仍然明顯。
頭帕(俗稱“包頭”)是富源水族男女共同看重的飾物,一般要自紡、自織、自制。通常稱“一條”為“一顆”,男式的長一丈三尺五寸,寬一尺一寸或一尺二寸;女式的長一丈二尺,寬九寸。布帕朝外一端還要配做上類似縷的“耍子”,包戴時斜掛在帕套外沿。誰家的頭帕制作得精細,往往就顯出誰家的女人能干。
由于地處亞熱帶河谷,為了避免螞蟥、蚊蟲的叮咬和減少爛田腐水的浸染,在夏秋兩季,水族老少的腿部大多纏著綁腿,作為保護。